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白细胞偏高会得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1-09-0984072次播放

视频内容:

白细胞升高是很多疾病共同的临床结果,而不是导致疾病的原因。所以女性白细胞偏高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会导致什么疾病。
白细胞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特别是各种的细菌感染,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一部分严重的创伤、应激等状态,可引起白细胞释放的增加,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使用一些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质激素等,也能引起白细胞升高;一些血液系统疾病,例如常见的各型急慢性的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也可以导致白细胞的升高;妊娠期妇女,可以引起继发的生理性的白细胞轻度升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偏高原因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也就是说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越高,提示红细胞大小差别就越严重。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略微超过正常值,其血常规检查指标结果都正常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临床意义。如果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见于各种贫血性疾病。如果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此时考虑是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该疾病和长期的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有直接关系,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此时外周血中红细胞大小不均匀,所以也会出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以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会逐渐纠正,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此外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偏高也可以见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有效以后,因为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于长期体内的铁元素缺乏,红细胞无法正常利用铁来合成血红蛋白,导致红细胞体积偏小。但是补充铁元素治疗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可以利用铁元素来正常的合成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体积就会出现逐渐增大,在缺铁性贫血的恢复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也会出现外周血中红细胞体积大小不均匀的情况,此时血常规中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就会偏高。
语音时长 01:55

2021-12-30

83306次收听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是什么原因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是比较多见的,体检时一般是空腹抽血进行化验,有时血液浓缩的问题,可能会造成血小板计数的轻度升高,但是其他血液学指标问题不大,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多喝水后血小板计数就正常了。另外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比较快的阶段,炎热夏天喝水比较少或剧烈运动后水分蒸发比较多,也会引起血液浓缩,导致生理性的血小板增高,这些情况是不用进行治疗的,也没有必要担心。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首先一些骨髓异常增生的疾病可能会发生在儿童身上,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很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增高。有些血液系统的病变具有家族遗传性,需要结合家族史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其次,如果孩子化验血常规前的几天,如果患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很可能继发血小板增高,抗感染治疗后血小板也会恢复到正常。再次,儿童患有川崎病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血小板计数的明显偏高,此时要进行住院治疗,一般是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此外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必要时需要换血疗法。血小板偏高需要看变化幅度,只要没有超过正常值的两倍以上,一般都是生理性升高,此时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等,一个月后复查,这种血小板的略微升高现象可能会自然消失了。如果血小板数量出现明显的增高,需要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语音时长 02:12

2021-12-30

66713次收听

抗心磷脂抗体高是怎样引起
抗心磷脂抗体高的原因主要见于:第一、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制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中,抗心磷脂抗体是免疫学检查诊断的重要指标。第二、抗心磷脂抗体高也见于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等。第三、抗心磷脂抗体高还可能和支原体感染有关系。第四、抗心磷脂抗体高可能和服用一些药物相关,如氯丙嗪、吩噻嗪等。第五、抗心磷脂抗体轻度升高也可能见于部分老年人,属于一种生理性的轻度升高,对身体没有明显的危害性。有些育龄期女性体内也会出现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容易不孕,或者怀孕早期发生自然流产,但是具体的机制不明确。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异常的抗体,在人体内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细胞膜中带负电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从而自身产生了一种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偏高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身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一些血栓性疾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如脑血栓、心肌梗死、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抗心磷脂抗体的免疫学分型包括有IgG型、IgA型和IgM型三种,当出现抗心磷脂抗体增高时,一定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者血液病科就诊,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从预防血栓形成的角度来说,建议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抗凝药物。
语音时长 01:55

2021-12-30

94708次收听

载脂蛋白B偏低什么意思
载脂蛋白B可以参与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坏的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所以如果载脂蛋白B偏低,合成的坏胆固醇也会下降,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载脂蛋白B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理性减少,在剧烈运动后、或者长时间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可能会造成载脂蛋白B合成减少,另外长期坚持素食主义的人群,特别是一些爱美女性减肥过程中,可能出现载脂蛋白B的下降,长时间饮食结构比较单一,营养不良的状态也会造成身体比较瘦弱,体内脂肪比例低的情况下,携带的载脂蛋白B含量也会下降。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善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注意多休息,放松心情。第二,药物性减少,一些特别的药物,如雌激素类药物、烟酸、甲状腺激素类药物、降血脂的药物等,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载脂蛋白B轻度下降的情况。一般来说停用药物后载脂蛋白B也会逐渐恢复正常。第三,病理性减少,可见于心肌缺血性病变、肝脏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营养不良综合征等,特别是各种急慢性肝炎,造成肝细胞损伤后,肝脏的合成能力下降,会影响载脂蛋白的合成。此外,恶病质状态的病人,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晚期,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体内载脂蛋白B会严重下降的。
语音时长 02:24

2021-12-30

97134次收听

02:49
血常规wbc正常值
wbc是白细胞英文简写,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是(4-10)x10^9/L,白细胞的分类非常多,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时,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时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机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总的白细胞计数如果减少,有可能是由于脾功能亢进造成的,也可能是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抑制后引起的,此外疟疾、伤寒、严重的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也会伴有白细胞的损坏,此时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显著下降的。
02:57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低于4.0×10^9/L就是偏低的情况,如果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2.0×10^9/L被定义为粒细胞减少症。临床上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病毒感染,此时血常规检查结果中会有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合并中性粒细胞下降,患者往往也存在发热、咽痛、头痛、流鼻涕等流感症状。经过抗病毒治疗一周左右,再次复查血常规时中性粒细胞数量会恢复到正常。第二,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需要做慢性病毒排查,另一种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造成的,服用一些药物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者干扰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等。如丙硫氧嘧啶或者他巴唑,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过程中,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下降;另外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也可能造成中性粒细胞的减少。第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此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多发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综合征等患者,伴有中性粒细胞的轻度下降。第四,血液系统的病变,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白血病,都可能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来明确原发病。
03:03
单核细胞偏低是什么征兆
单核细胞是白细胞分类中的一种细胞,单核细胞具有吞噬作用,是免疫防御的重要白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为3%-8%,单核细胞计数减少时,需要结合其他白细胞的计数情况来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不能孤立的来看单核细胞一个指标的变化。血常规检查中单核细胞偏低一般都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或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果合并中性粒细胞增多,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时淋巴细胞一般是下降的;如果单核细胞减少合并淋巴细胞增多,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此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能变化不大,也可能有所下降。如果单核细胞偏低,同时伴有其他白细胞计数的异常,红细胞或者血小板的异常等,还需要考虑有无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例如白血病,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增高,单核细胞明显下降;再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情况下,单核细胞和其他所有的血细胞计数都有明显下降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时,需要在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如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核型和染色体检查等,明确病因诊断。在临床上单核细胞增多有诊断意义,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性肺炎等;另外一些血液系统病变,如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03:03
儿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儿童的中性粒细胞偏低,发生免疫系统疾病可能性小,更多的是感染性疾病,造成中性粒细胞减少,且是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儿童的免疫能力差一些,较易得一些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感染的疾病,造成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或淋巴细胞比例的增多,同时就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偏低。但是,如果只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并未发生问题,该变化也是非常的轻微的。还有,是否可能会存在免疫系统疾病,一般的免疫系统疾病,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比较明显,通过一段时间以后会表现出来。
03:07
正常人的白细胞是多少
正常成人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数值为4到10×10^9/L。正常人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还有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发生问题,反映出来的是细菌感染还有病毒感染。单核细胞反映的更多是病毒感染。单核细胞比例绝对值持续超过1.0×10^9/L,考虑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嗜酸细胞在过敏或皮疹,或是湿疹疾病的时候,可以出现轻度升高。如果增多比例较高,且持续时间很长,要考虑慢性嗜酸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细胞增多或者是同时有嗜酸细胞增多,考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碱粒细胞绝对值偏高是什么原因
引起嗜碱粒细胞绝对值偏高的病因有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果血常规检查,出现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同时伴随有中性粒细胞升高,说明是某种感染性疾病引起,比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中耳炎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某些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以及药物过敏等,都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都可能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偏高。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89999次收听

给血液加氧有什么好处
给血液加氧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比如提供能量、支持器官功能、改善运动表现、促进康复、增强免疫功能等。
血常规白细胞高严重吗
血常规白细胞高并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血常规检测只是最基本的检测,其中显示的白细胞高可能只是由于身体出现的炎症引起的,甚至有可能是由于肺疾病因素导致的,如果要进行确诊,还需要做其他更进一步的检查。
血小板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另一种是病理性。前者一般无大碍,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人一天血小板数值是会有轻微波动的。而病理性血小板数值如果不持续降低,需要去医院看病,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病等等造成的。
什么血型招蚊子
一般O型血的人在日常会经常招蚊子咬,被蚊子咬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一定要注意防蚊措施的使用,尽量做好防护,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引起蚊虫叮咬的情况。如果被蚊子叮咬后,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患者应及时就医。
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高血红蛋白可能由高海拔、脱水、肺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其他病理性原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