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1-1758730次播放

视频内容: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不仅需要药物治疗,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进行积极的配合,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促进病情恢复。
有些孩子的表现为在课堂上挤眉弄眼,肢体不自主活动等,老师觉孩子淘气,不好好上课,给予批评,甚至告之家长。如果家长不认识疾病的危害的话,给孩子打骂,造成压力,甚至自卑。
所以当孩子出现抽动症时,家长要积极的接受和认识疾病本身,并且和老师或者学校一起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少批评,多鼓励,积极的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恢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抽动症中医研究概况
在当今社会,抽动症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了,但是很多的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小病,所以就没有对它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的心理和想法是十分危险的,下面就是抽动症中医研究概况,我们要好好掌握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避免此类疾病的发生。
抽动症的正确诊断方法有哪些
大家对于抽动症这种病都不陌生,在平时一定要多多了解才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据专家介绍说这种病在儿童中非常多见,那么抽动症的正确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抽动症检查的标准有哪些
抽动症检查的标准有哪些呢,由于大家对这个问题比较陌生,导致生活中不能及时的发现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孩子抽动也会时常出现,对于小儿抽动症,家长应该冷静、客观的看待,不要带着负面情绪,不利于孩子的病情发展,那么,如何检查小儿抽动症呢,下面给大家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吧。
抽动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根据15年来治疗过的上万例儿童抽动症孩子,权威抽动症专家发现更多的家长在孩子出现挤眼睛、清嗓子、假咳嗽、摇头、耸肩、伸舌头、说脏话等状况,很容易跟孩子调皮、咽炎、感冒、不懂文明礼貌等问题联系到一起,从而忽视抽动症检查,那么,抽动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01:20
抽动症是什么疾病
抽动症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抽动症为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的抽动发作,表现为眨眼、挤眉、龇牙、耸肩、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或踢脚、下肢抽动等。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现在多主张把病程在1个月到1年者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病程在1年以上称为慢性抽动障碍,在慢性抽动障碍中,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应不同时出现。
孩子出现抽动症时应该怎么办
孩子出现抽动症,有的时候它首先是一个认识问题。比如说有一次给孩子看感冒的时候,医生发现孩子有抽动症,医生就给他开玩笑说,“我说你等感冒好了以后再过来看看”,为什么?我说“孩子好像有抽动”,这家长就很不高兴,他说医生才有抽动,说明家长对这个不认识,没有意识到抽动症对孩子的危害。有些孩子在课堂上挤眉弄眼,抽动症发作,挤眉弄眼的肢体不自主活动,往往有老师觉得他是淘气,不好好上课,给予批评,甚至告家长,家长不认识的话,给孩子打骂,给孩子有压力。这都是那种家长和社会对这个病都不认识。这种会给孩子造成第1个孩子因为家长高压,孩子本身这些动作都是不自主的,它不能控制的,他一紧张可能加重他的病情。然后因为家长老打骂,老师老批评,不利于孩子的生理发育,孩子经常会自卑。所以抽动症的治疗医生不光是要药物的治疗,很重要的一方面,家长和老师以及全社会的来配合,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正能量的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康复。
语音时长 01:56

2020-03-12

60592次收听

成年人抽动症如何治
成年人的抽动障碍首先要明确小时候有没有这个病,如果小时候有这个病,是什么时候发作的?到成年期间有没有过治疗?如果没有过治疗,也可能是小时候的抽动障碍迁延到成年,这个时候治疗就相对比较困难,也可能会携带终生。但是这个病本身不是身体器官的疾病,不会引起健康威胁或者生命危险。但是它对成年人的心理和自信心是有影响的。如果是因为从小患病而迁延到成年,治疗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但是如果在成年以后出现抽动障碍,需要去找原因。首先它是不是像小孩的抽动障碍,还是因为有其他的神经系统的疾病,或者有癫痫、脑部的供血不足、多发性神经炎或神经系统其他的病变等等,要把这些疾病排除后,才能考虑是成年人的抽动障碍。因为这个病是儿科常见病,很少有成年人来看这个病,而且也很少见到“成年抽动障碍”的字样,诊断方面一般都是指儿童抽动障碍,所以如果成年人怀疑自己有这个病,首先是回顾从自己小到大是不是一直都有,如果是有的话,可以参考用儿童的常用药,或者可以用中药治疗。如果小时候没有患病,应该去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其它的病变,才能考虑抽动障碍。
语音时长 02:10

2020-03-09

60551次收听

02:52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是以肢体不自主的抽动或者伴有语言性抽动,比如骂人、发脾气、大喊大叫、嗓子发声等,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儿童以及成人临床上都会发生抽动症。有颜面部的抽动,如挤眉弄眼、抽鼻子、努嘴、摇头晃脑、耸肩等,可以伴有肢体的不由自主的抽动,或者腹部的抽动。同时患者表现为脾气急,任性,注意力减退,学习下降等。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抑郁、自卑等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
04:30
抽动症并发症如何控制
可以通过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控制抽动症并发症。抽动症可以合并多动症,焦虑症,孤独症,甚至恐惧。一、焦虑症。治疗上主要是心理治疗,家长和老师多鼓励,少给压力,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缓解焦虑。二、孤独。学校要帮助孩子调节好同学之间的关系,鼓励多一些社会交往,来缓解孩子的孤独症。三、恐惧。一般采取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协会活动,来和同学之间建立起正常的活动空间,可以缓解症状。四、注意力减退。适当的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另外还可以进行感统训练,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03:16
引起抽动症的原因
抽动症可能和病毒感染、遗传、过敏、大脑的发育不同步,或者大脑神经递质的传递有关系。一般5到8岁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但近几年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小龄化,有些患儿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症状,而且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诊断时要排除其他疾病,如脑炎、癫痫、咽炎、过敏、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引起抽动症状。中医认为抽动症和肝、心、脾有关系,所以中医治疗是从心、肝、脾入手,效果也不错。
如何区别抽动症和多动症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抽动症和多动症两个名词。但是,抽动症和多动症是不同的,是两个病症的体现。其中,一部分抽动症的患者会有一些多动症的症状。但是多动症的患者一般情况下绝不会出现抽动症患者的症状。区别抽动症和多动症应该从两个方面,包括医学上诊断的性质不同,以及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
什么叫抽动症
抽动症也称抽动障碍,这是起源于儿童时期,或者是有些在青少年时期起病的一种神经精神性疾病。抽动症主要是以不自主的快速的反复的肌肉的抽动,一种异常症状。临床上根据它的临床特点和它的病程,分为短暂性的抽动障碍,有些也称为慢性的抽动障碍。还有一些病人慢性抽动障碍当中,他还伴随喉部发生抽动障碍,还有一部分属于多发性的,有时除了眼部抽动,然后鼻子嘴巴,一会出现了肩膀等等这些抽动,所以它就叫做多发性抽动障碍
语音时长 01:25

2019-07-03

63747次收听

抽动症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主要分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比如说有些短暂性的抽动障碍,或者很轻微的抽动障碍,这种有部分可能会自愈,所以有时候不影响生活学习,可以暂时不以治疗,可能观察一段时间,或者从他的一些习惯,比如说有些从其他的父母关心方面多注意一下就行了。但是如果是它的持续发展,也是从部位出现了一些多部位的,时间也延长成了慢性的抽动症,或者出现了秽语综合征,或者是出现了其他的症状加重了,这种就需要正规的治疗了。抽动症治疗考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当中可能有些比如说盐酸硫必利或者氟哌啶醇加上安坦,或者是阿里派唑,或者有些用其他的一些药物,可乐定的贴剂等等。这些治疗的药物治疗,可能就是要注意一下,一般都是采用从小剂量开始,而且注意观察有没有副作用,还有的小孩可能用中药的治疗,再就是可能用综合性的物理,比如说神经反馈,生物反馈治疗等等。还有一些病人可能主要是要家长要树立信心,还要给患者要树立信心,不要有自卑的心理。因为有些大一点的孩子,之后他会出现一些心理性障碍,所以要注意一下心理的治疗,也就是说医生、患者、家长共同配合,来给孩子治好这个疾病。
语音时长 01:41

2019-07-03

66826次收听

01:39
儿童抽动症能自愈吗
儿童抽动症能不能自愈要看具体症状。对于儿童抽动症症状短暂、比较轻、初发的病人,有部分不需要药物治疗,这类病人可以自愈。但是有部分病人,即使使用药物治疗,也不能完全治愈,甚至有些发展到成人,症状依旧存在,这类病人通常占50%到70%。治疗抽动症,以患者不抽动、不挤眼、不皱鼻子为治愈的标准。对抽动症患者还需要注意心理行为,当患者有抽动症时,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对患者心理上留下阴影,需要医生和家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类病人需要全方位的治疗。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是一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疾病,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不自主抽动,主要症状表现为抽动和行为障碍。会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音抽动,出现不由自主的眨眼、噘嘴、点头、耸肩或者是踢腿等症状。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14

6482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