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过敏性皮炎怎么根治

发布时间:2020-03-0458985次播放

视频内容:

根治过敏性皮炎,要从去除病因及治疗原则两个方面入手。
去除病因的第一步是找到病因,可以从患病个体近期的生活细节入手,比如吃了什么食物、用了什么物品、接触了什么样的环境等。如果找到过敏原,将其去除掉,皮炎就能根治。如果生活细节找不到病因,就要采用多种医疗检测手段,尽可能找到过敏原,并进行治疗。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与是否复发密切相关,首先要做到尽早、及时治疗,在皮炎轻微状态完全治好,就可以避免复发。其次要进行全程治疗,如果中途停药或害怕副作用停止治疗,很容易造成复发,所以,必须持续把皮炎治好。另外,有些患者痊愈后还需进行维持治疗,以期达到根治效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27
脸发痒怎么回事
脸发痒有的人皮肤、脸什么也不长,但是总是一阵一阵的发痒,叫过敏性的皮炎。过敏性皮炎和皮肤敏感是密切相关的和易感体质有关系,还有人脸上发痒,同时伴有皮疹还有脱皮,脸上既有脱屑,同时皮肤还发红,这个叫脂溢性皮炎。另外脸上发痒,还有其他的皮肤病也可以出现,一般多见于炎症性的过敏性皮肤疾病,一种就是皮肤瘙痒症;第二个就脂溢性皮炎。根据每个人的皮肤的情况,要给与对症治疗。但敏感体质是不能够彻底治愈的,只能是通过用药使患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不可能使敏感体质消失。
吃完虾脸上起包怎么办
吃完虾脸上起包的处理方法有停止吃虾、多喝白开水、口服抗过敏药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刮痧和搔抓等。
过敏性皮炎能治愈吗
过敏性皮炎可以治愈,通过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达到治愈目的。
过敏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过敏性皮炎不能吃刺激性食物、饮料、温热性质食物、鱼腥等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03:02
面部过敏性皮炎症状有哪些
面部过敏性皮炎的症状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患者的自我感觉。最普遍的症状是皮肤发生瘙痒,这是过敏的典型表现;当出现瘙痒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搔抓,搔抓后产生疼痛,皮肤变得干燥不舒服。第二个方面是过敏性皮炎的皮肤症状,也就是客观表现,这种表现是多样性的,有些患者皮肤颜色发生了改变,比如发白、发红、粉红、暗红、发黑、变成褐色等;有些患者皮肤纹理发生改变,变粗、变厚、脱皮、流水,甚至皮肤变得不一样高、不一样平整。总之,面部过敏性皮炎会导致皮肤颜色及表层出现各种异常。
过敏性皮炎的饮食禁忌
一般来讲过敏性皮炎,某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如辣的、鱼虾、水产品、羊肉和酒,这些可能会加重过敏性皮炎,所以需要禁忌。但,食物和过敏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的,只是说可能会加重,是要以每个人的生活细节来说,以每个人的体会来说。如在经常慢性的病程的,经常反复过敏的个体来讲,要说长期不吃某些东西,生活质量是一个降低。如果吃鱼,或说吃了羊肉,或喝了酒了,或吃辣了后,皮疹没有加重,瘙痒没有加重、数量没有增多,是可以吃的,也不是一味的采用忌口来完全屏蔽食物的。还有食物和过敏的因素,实际上就有百分之几很小的因素。所以,一般来讲是要忌口,但,不是说每个人、每个个体都必须要忌这些食物。在过敏性皮炎的话,还要注意皮肤的护理方面,尽量的不洗不烫、不抓不挠,使皮肤保持滋润,经常护肤,抹护肤品,滋润皮肤,这些也都是要减轻皮疹发作的,也要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语音时长 01:50

2020-02-24

64272次收听

过敏性皮炎算是什么病
过敏性皮炎是因为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皮肤上的炎症性皮肤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严重的可以出现水泡,甚至是水泡破裂后出现糜烂面、大量的渗液等。如果在急性期过敏性皮炎失治或误治,是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治疗,表现出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的状态。到亚急性期或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红斑的颜色就比较暗红、脱屑,严重的可以伴有大量的抓痕或皮肤苔藓样变,甚至皲裂。过敏性皮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过敏体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过敏体质的人群在免疫力下降时,或遇到高敏的致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后,治疗具体要根据过敏性皮炎发生的面积大小,选择以外治为主,是内治外治相结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8

2020-01-06

59234次收听

过敏性皮炎发病原因
过敏性皮炎发病的原因主要就是过敏,它的过敏原可以分为四大类。首先最常见的是接触过敏性皮炎,比如患者接触了洗涤用品,染发剂或者首饰等,这是一种接触性的过敏。第二类就是食物性的,有些人可以是因为食物引起,或者食物的添加剂引起的过敏,这种食物性的过敏常常是全身皮肤出现症状,全身的红斑、丘疹,伴有剧烈瘙痒。第三类原因就是吸入性的,通过呼吸引起的过敏,比如患者去潮湿的环境,吸入了大量的霉菌,它会引起全身的过敏。还有一类主要是注射,比如患者输液,输入一些中药的注射液,或者是抗生素一类的药物引起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药物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像这种注射引起的,或者口服药引起的药物性过敏,它表现为全身性皮疹。
语音时长 01:16

2020-01-06

60410次收听

过敏性皮炎用什么药比较好
过敏性皮炎药物治疗要根据疾病分期,在急性期时,如果皮肤红肿但没水泡,红斑较鲜红,面积小应选用炉甘石洗剂来外抹。如果急性期有大量水泡,甚至水泡破溃,出现大量渗液,要采用溶液湿敷的方法。1、西药最常用硼酸洗液来湿敷,中药也有很多比如常用的枯矾、苦参、黄柏、马齿苋、生地榆、生甘草,药水煎好后,晾凉进行湿敷,有收敛、拔干、消炎、止痒的作用。2、皮疹在后期很干燥、脱屑、大量抓痕,这时要选用膏剂,比如常用的艾洛松、派瑞松、卤米松,可以进行外抹,针对局限性过敏性皮炎。3、过敏性皮炎面积很大,就需系统性用药,瘙痒剧烈需口服扑尔敏、开瑞坦、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可以联合中药,常用的中成药肤痒颗粒、皮肤病血毒丸。非常严重患者就就医治疗,让医生根据情况来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
语音时长 01:57

2020-01-06

61644次收听

下体经常瘙痒有哪些原因
下体经常瘙痒首先是患者接触到了过敏源,这种过敏源可能会来自于接触的食物或者是接触了化学性物质。当两者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体内的一种特异性Ige免疫球蛋白的产生,特异性Ige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就会在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会引起过敏性炎症的炎性介质释放出来,释放出来以后在临床上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皮炎开始发生,局部就会发现红斑、丘疹、水疱,伴随着周身的瘙痒。有些过敏性皮炎的发生不仅仅发生在皮肤,它还会进一步的发展下去,反复发生会出现下体瘙痒。瘙痒大多数是过敏性皮炎,而过敏性皮炎在临床上是一个系列的炎症反应,不仅仅局限于皮肤某一处出现的炎性皮疹,有可能它会带动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出现。因为它会导致Ige免疫球蛋白爆发,引起人体内各种的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机体各种免疫介质释放,引起周身的炎症反应。
语音时长 01:20

2019-12-25

54066次收听

过敏性皮炎用什么药膏
过敏性皮炎就是接触了一些刺激性的物质,如花粉、化妆产品等,患者可能会出现瘙痒、红疹、肿胀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药膏进行治疗,比如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02:13
过敏性皮炎传染吗
过敏性皮炎是由于过敏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从其本质是来讲是不传染的。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本身就患有皮炎,并且症状较重,有渗液流出,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此时细菌和病毒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一旦激发病原微生物,就会发生传染。可以这样去区分,如果是原发的损害,比如皮肤只是因过敏出现红斑、红疹,这种是不具有传染性的。但是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化脓等,甚至起水泡,发生合并病毒的感染,这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自身是很难区分的,所以皮肤出现过敏性皮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去就诊,由医院查明病因,科学规范的进行治疗。
02:30
过敏性皮炎怎么办
出现过敏性皮炎,首先要尽可能的找到过敏的原因,只有避免再次接触过敏源,才能避免过敏性皮炎的再次复发。一般引起过敏的物质有食物、药物、吸入物等,除了自己尽量查找之外,还可通过过敏源检测来确定过敏原因。其次再进行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皮炎,可以外用药膏治疗,如果症状较大,比如皮损范围大,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如果皮肤还出现了破损、红肿等较为严重的症状,可以服用激素类药物,也可静脉滴注激素类药物。如果皮损有明显的渗出可以用溶液湿敷,比如生理盐水,康复新液等,使皮肤尽快把干,促进皮肤的愈合。如果渗出不多,可以用一些油剂或者是油膏去用,比如说氧化锌油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抓挠患处,以免皮疹加重。
过敏性皮炎如何治
过敏性皮炎的出现就会导致肌肤上出现很多红色的斑块,同时也会伴有着瘙痒的现象,此时一定要积极的接受治疗,治疗的过程中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也可以选择西医治疗,同时千万不要让自己过于的劳累,应该减少过敏原的出现,同时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吃蛋白质食物。
02:52
过敏性皮炎怎么治疗
过敏性皮炎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治疗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过敏性皮炎和过敏有关系。所以,要尽可能的找到和去除引起患者过敏的原因,治疗效果才会好,并且这样做能够避免过敏性皮炎的复发。第二点,关于皮损的局部处理,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湿对湿、干对干。比如患者的皮炎局部已经流水,在处理的时候,就要用溶液去湿敷。如果红斑面积比较小,可以使用药膏;如果皮损的面积很大,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处理;如果皮损面积非常大,或者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加用口服的抗过敏药,甚至需要吃激素。所以,在出现过敏性皮炎的时候,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找专业的医生帮助分析、诊断,对过敏性皮炎进行正确的处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