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1-11-027737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见于以下情况:
第一,急性炎症反应,当各种病原菌侵入人体引起急性感染的情况下,C反应蛋白就会明显升高,包括细菌感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等,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度很高,急性炎症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感染后48小时内可达高峰,随着体内炎症的逐渐消退、超敏C反应蛋白会快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一般来说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比较大,但是病毒感染时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不太明显。
第二,可见于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急性发作期可以出现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
第三,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还见于恶性肿瘤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中度以上程度的升高。
第四,可见于一些严重的创伤、损伤等应激状态。如重症胰腺炎、烧伤、大手术等后,发生急性心梗或者脑梗等,机体有严重组织创伤、坏死的情况,会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
超敏C反应蛋白在临床可以用于鉴别一些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评估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监测的一项指标。C反应蛋白需要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一起来综合判断,对于确诊炎症的类别有一定帮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怎样造成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常规项目,是一个可以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离散度的指标,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说明血小板的大小差别比较明显,可能见于以下情况:第一,一些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如巨幼细胞贫血、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第二,脾切除手术以后,短期内也会有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偏高的情况。第三,一些血栓性疾病,也可能会有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还需结合血小板总数的情况,其他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第四,血小板分布宽度轻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大病初愈的表现。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本来是比较低,通过一系列治疗后刚刚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多数情况可看到血小板平均体积分布宽度增宽。因为之前血小板降低,代偿作用下骨髓加速制造血小板释放到血,机体自我调节来纠正血小板降低这种状态,一些大的血小板还未完全分化好就被释放到血液中了,所以造成细胞体积不太均一,引起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这种情况一般是一过性的,通常并没有临床诊断无意义。但是如果持续血小板分布宽度持续升高,此时应该应到血液科就诊,根据检查结果的情况进行具体诊断。
语音时长 02:05

2021-12-30

72028次收听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是外周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血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对于病原菌的防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体现人体免疫力的指标。如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升高,而中性粒细胞偏低,最常见于的就是病毒性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腺病毒或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炎症。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明显升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有所下降。此时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疾病,还可以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等传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结果中,各种白细胞的比例或者计数的变化,只是提示有感染的情况,但是具体感染的位置和感染类型,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毒性感染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必要情况下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或者干扰素等,不过这些抗病毒药物一定要慎重使用,婴幼儿和孕妇禁忌使用;不严重的病毒感染,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期间,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效果的中成药制剂治疗,同时药物对症治疗就好。经过有效治疗2周左右,停药一周后可以复查血常规,此时白细胞、中性粒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指标应该能恢复正常。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78994次收听

血常规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什么情况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指标,正常范围是80-100fl,低于80fl就是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第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的。铁元素是合成血红素的必需原料,长期的铁元素缺乏就会导致血红素合成减少,血红蛋白合成就会下降,红细胞的体积就会偏小。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常规检查初步诊断后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血清铁和铁蛋白,如果这两个指标下降,可以确诊是缺铁性贫血,积极补铁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第二,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也叫海洋性贫血,是某类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链合成障碍造成的,属于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包括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也会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进行检查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计数下降。第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是一组铁利用造成的贫血病变,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由于合成血红素有关的酶和辅酶缺乏或者活性减低,造成利用铁障碍,红细胞难以正常合成,骨髓中出现大量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同时组织铁储量过多。
语音时长 02:25

2021-12-30

50540次收听

留置针回血一夜有没有事
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讲,为了避免反复的针扎,造成血管损伤和痛苦,目前临床上会用留置针。如果更长期的输液,可能会用一些PRCC或者其他长期输液的手段,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等。留置针一般可以留置3天,在留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保护。一般在不用留置针的时候,会用肝素液去冲管,让肝素留在留置针内,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留置针封管不严,或者其他的引起原因,有可能会造成留置针的回血。一般留置针回血,因为有肝素的存在,它是一种不凝血,一般不会造成局部的血栓,也不会影响到留置针的使用。经过冲洗,再次封管以后,一般可以正常使用,到72小时以后再更换留置针即可。但是对于部分病人,比如有高度的血栓形成风险,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保险起见在有留置针回血以后可以更换留置针。另外,在留置针留置期间,特别是不输液的时候,自身要加强保护。第一避免用手按摩局部的一些血管,特别是留置针扎的血管。留置针应用期间,洗澡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留置针的部位避免造成感染。另外,留置针留置的地方,避免造成二次损伤,从而保护好留置针。
语音时长 01:56

2021-11-05

79018次收听

01:39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分为两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急性的创伤、炎症,在应激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增加。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一些肺癌等,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02:53
白细胞三个+是什么意思
一般白细胞三个加号主要是尿常规的白细胞表现,反应出尿中的白细胞数量比较多。一般高倍镜下白细胞超过五个,就认为存在尿中的白细胞增多。此时经常会合并尿里的红细胞增多,病人很容易有尿系感染相关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病人可以应用静脉的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比较轻的泌尿系感染,也可通过口服药控制。如果泌尿系感染比较严重,同时又引起发热、腰痛,建议病人采取静脉输液。如果在一周后,整个尿常规都恢复正常,其实也不建议病人立刻停药,应该是再口服抗生素一周,尽量把泌尿系感染治彻底。
02:45
凝血酶原活动度偏高该怎么办
凝血酶原时间或凝血酶原活动度,主要反映的还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7因子的功能。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依然应该是先做凝血酶原时间的纠正实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凝血四项里检测的指标,主要是和凝血酶原时间在一起。凝血酶原时间反映的是时间延长,表现的是出血的问题。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再进一步检测凝血酶原的相关指标,这个指标偏高,还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的功能的减弱。凝血四项里边除了凝血酶原时间,还有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的定量和凝血酶时间的检测。
03:31
血小板计数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数值偏低就是血小板减少,有继发因素引起的,也有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最常见的非造血系统疾病,像某些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感染的时候,会直接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的暂时下降。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比如抗血小板的一些药物,是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还有普通肝素等等,都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免疫性疾病也会影响到血小板的数量,包括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抗心磷脂综合症,这些都可以表现为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
03:23
正常的白细胞值是多少
正常的白细胞,成人是4到10×10^9/L的范围,新生儿和儿童范围会更高一点。一般情况下,白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这些细胞也都有正常范围,偏高或偏低都可能会代表着某些疾病。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里面占比最多,一般占50%到70%。如果超过了这个比例,就是粒细胞增多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和细菌感染明确相关。淋巴细胞占20%到40%。淋巴细胞增多的时候,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嗜酸细胞和过敏有关系,嗜碱细胞主要和慢性白血病有关系。
什么叫单克隆b淋巴细胞
单克隆b淋巴细胞又叫B细胞,其祖细胞存在于胚胎的造血细胞岛中。随着细胞逐渐发育,B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场所逐渐转移到骨髓中,与其同类的免疫细胞T细胞,则转移到胸腺中逐渐分化和成熟。B细胞分化成熟后,可以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主要定居在淋巴结皮质浅区的淋巴小结中,如果人体发生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后,B细胞就会产生抗体和浆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对抗病毒或者细菌,做人体健康的卫士。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和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非常重要的两种免疫细胞。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60893次收听

母亲是熊猫血会遗传吗
母亲是熊猫血有可能遗传,但是遗传的几率并不是很高,基本只有0.1%左右。这主要是一种隐性基因,如果父母都带有隐性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几率就会逐渐的提升,估计会提升到1%左右。
空腹抽血早上能喝水吗
受检者需要空腹抽血时,最好不要在早上饮水。如果实在口渴难忍,就可以适当饮用一些白开水,但要严格控制饮用量。而在做抽血检查时,一定要提前注意饮食,不要饮酒,并保证十个小时以上的空腹时间,还要尽量在九点之前采血。
输血浆和输血的区别
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输血浆或者是输血,不过很多人不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输血浆和输血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两者的概念不同,再一个就是治疗的目的不一样。
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当患有慢性贫血,出现了大量失血,凝血功能出现了异常等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输血来进行救治。这时候就需要注意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首先需要核对好一切信息,然后使用装有滤器的标准输血器来进行输血。输血的过程中要先慢后快,观测好患者具体情况。
血液粘稠怎么回事
血液粘稠可能是因为平时吃得比较多高脂肪的食物,而且又经常久坐不爱运动,这就会导致人体血液黏稠。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平时生活压力比较大,且不喜欢喝水,但喜欢喝酒,这也会导致血液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