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体温升高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22-10-2760754次播放

视频内容:

新生儿体温升高,一定不要盲目的服用药物,或者是猜测病情,很可能会对新生儿的身体有危害。
体温高时,请确认是否是给婴儿穿的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若不是以上原因,通过物理的方式来进行降温,例如用温毛巾来擦拭全身,
用温水给婴儿沐浴,沐浴后也不退烧,需到儿科接受医生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居家怎么喂奶
宝宝出生以后,面临的首要大事,就是正确的给宝宝喂奶。给宝宝喂奶除了姿势要正确以外,喂奶的过程中,还要观察宝宝的吃奶状态,如果奶水太多,孩子吃奶的速度跟不上,就会呛奶,这个时候要把宝宝的嘴,从乳头上移开,然后重新再喂奶。与按时间给婴儿喂奶相比,婴儿感到饥饿时喂奶更佳。为了预防喂奶后呕吐,喂奶后需要让婴儿打嗝,使婴儿的身体右侧卧为佳,婴儿呕吐时,将婴儿侧身可预防吐物进入呼吸道。婴儿的胃、括约肌功能不成熟,调节能力不完全,婴儿喂奶后呕吐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持续呕吐,最好接受医生的检查。
语音时长 00:53

2022-10-27

64863次收听

新生儿吐唾沫怎么回事
新生儿吐唾沫可能与鹅口疮、口腔溃疡、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关,也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鹅口疮、口腔溃疡等口腔疾病可导致新生儿口腔不适,进而出现吐唾沫现象。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感染,可观察到口腔内有白色斑块。口腔溃疡则可能是包括感染在内的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新生儿可因口腔疼痛出现哭闹不止、拒奶等表现。呼吸道感染像支气管炎、肺炎等患儿因口腔内有痰液不能吐出,也常表现为吐泡泡或唾沫,但是多伴有发热、咳嗽、拒奶等表现。新生儿多唾沫多为正常现象,新生儿唾液分泌增加,但口腔较浅,吞咽能力差不能及时将唾液咽下就有可能会吐唾沫。因此,如果出现新生儿吐唾沫的情况,但孩子吃奶、精神情况等正常,可继续观察。如果有发热、咳嗽、吃奶不好等其他异常,则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明确原因并治疗。
语音时长 01:20

2022-07-29

16302次收听

新生儿睡觉总是使劲扭动哼唧怎么回事
新生儿睡觉总是使劲扭动哼唧可能与过饱、过饥、排便、外界环境等有关,排除后如不改善则注意可能与疾病有关。发现新生儿睡觉总是使劲扭动哼唧,家长应先考虑是否是哺乳时喂养过多,没有进行拍嗝等引起孩子腹部胀气等让孩子进入睡眠;或长时间未哺乳,导致小儿过饥。还可以查看一下尿布或床垫等,确是否排尿、排便未及时更换尿布。还可以注意是否有光线过强、噪音刺激、衣物过紧、被子太厚、蚊虫叮咬等情况,可依次排除。如果排除以上情况,新生儿仍然睡不踏实总是使劲扭动哼唧,则可能与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腹腔胀气引起的肠绞痛等身体不适等有关,需要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鼻塞、呼吸道不通畅、呼吸节律紊乱或加快等情况,应及时就诊,由医生明确诊断并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2-07-29

17845次收听

宝宝缺钙怎么补
宝宝缺钙,大部分不是单纯钙摄入不足,而是钙吸收不良。可以通过晒太阳及摄入药物、食物来补充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吸收来补钙。人体暴露在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在皮肤,皮肤便会合成维生素D。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量取决于年龄、皮肤颜色、暴露时间、季节等。所以,宝宝应尽早进行户外活动,逐渐达到每天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并尽量暴露宝宝的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但是要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暴晒,以免晒伤皮肤。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生后2周后每天摄入维生素D400IU。高危人群如早产儿、出生时低体重的宝宝、双胞胎,应在出生后每天补充800~1000IU的维生素D,至少持续到2岁。喝配方奶的宝宝,因为配方奶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所以要根据这个含量和宝宝每天摄入的奶量来计算奶粉中摄入的维生素D量,不足的部分再补充维生素D滴剂。对特殊缺钙的宝宝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由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
语音时长 01:32

2022-07-28

11244次收听

02:58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多久出结果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绝大部分情况下,在筛查之后2-3周左右就会出结果,对于孩子足跟血筛查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跟进。对于新生儿足底血筛查,一般主要筛查一些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对于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果经过早期及时的处理,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比如我们常说的甲低,包括PKU,也就是苯丙酮尿症,这几种疾病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可能对孩子以后的影响比较大,因为可能会引起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落后,包括体格发育落后等,对孩子影响很大。
03:19
婴儿晒太阳的正确方法
婴儿晒太阳是非常必要的措施,我们经常称它为日光浴。宝宝晒太阳,可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晒太阳的正确方法,注意选择晒太阳的时间,如果要是夏天,天气比较炎热,这时候晒太阳的时间应该在上午10点以前,或者是下午3点以后。对于冬天来说,晒太阳就在上午10点以后的时间,比较合适婴儿晒太阳。晒太阳还要注意,要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要隔着那种玻璃,或者比较厚的遮挡物,这样对于婴儿晒太阳起不到相应的作用。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婴儿的眼睛,因为婴儿的视觉发育还不完善。
02:56
一岁宝宝不吃饭的原因
宝宝饿了就会吃饭,一岁宝宝出现不吃饭情况,很明显是食欲不强得表现,需要分析一下孩子不吃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喂养方式有问题,比如喂养过于单调,食物种类不合孩子胃口,也可能是饭菜中有孩子不喜欢吃的东西,令孩子不喜欢吃饭。第二,家长喂食过度,频繁给孩子吃零食,导致孩子的胃没有充分的排空和休息时间,持续处于进食状态,再吃饭就成了负担,所以出现拒食情况。第三,饮食习惯不好,比如孩子饥一顿、饱一顿,或者暴饮暴食,导致胃肠功能出现异常,消化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引发孩子不想吃东西。第四,疾病状态也会导致孩子不想吃饭,比如感冒、发烧、肺炎、肠胃炎症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可能导致孩子不吃东西。总结,观察孩子吃不吃饭的同时,还要看他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出现不吃饭、体重异常,就要到医院做全身性检查,找到孩子不吃饭的具体原因。
新生儿四肢抖动怎么回事
新生儿睡觉时四肢抖动很常见及相关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宝宝在出生后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或者是脑部发现出现异常所致,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缺乏维生素D以及钙质、受到惊吓所致。四肢抽动和抽搐有相似的症状表现,但是其区别很大,其病因不同,对于患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新生儿眼睛肿怎么办
新生儿眼睛肿,家长首先要注意宝宝要有充足的睡眠,有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造成的,体内的循环系统发育不是很成熟,在饮食方面主要是流质的食物,所以就会给新生儿的肠胃带来湿气,导致了眼睛肿的情况发生。
03:10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高危儿早期干预是促进康复的关键,高危儿从新生儿期开始建立医疗档案进行监护、干预,定期的保健、预防,可及时的发现脑瘫高危儿。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干预、康复治疗,使有高危因素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得到改善,赶上同龄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早期治疗能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当中,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代偿,而早期干预正是利用大脑发育的特点,提供良性的刺激,使早产儿大脑且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其行为的发育。
宝宝几个月可以掐胳膊抱
不同月龄的宝宝,其骨骼发育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抱他们时姿势也要根据宝宝月龄大小以及骨骼发育特点进行区分。通常情况下,宝宝在三个月左右可以掐胳膊,抱这时候宝宝颈部弯曲发育较为完善,颈部肌肉力量已经有所加强,能够支撑宝宝头部重量,宝宝头部能够保持直立状态。
宝宝拉黄水怎么回事
母乳喂养的宝宝,乳汁中含脂肪多时会让宝宝消化不良,出现拉黄水症状;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粉过浓、吃的过多,辅食油腻、难消化等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导致拉黄水症状出现。腹部着凉,肠道出现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也会引起拉黄水症状。
新生儿红屁股怎么护理
婴儿的红色臀部主要是由于长期潮湿的环境,或皮肤浸泡在尿液中,因此及时更换尿布非常重要,通常隔一段时间要让婴儿的臀部暴露在空气中,用温开水或4%的硼酸水冲洗,然后干燥,并涂一些药膏,注意不能用肥皂水洗臀部。
宝宝缺铁性贫血怎么治
宝宝缺铁性贫血是临床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患者首先要到医院来进行血常规检查,或者铁蛋白相关检测确定是否为缺铁性贫血。如果确定为缺铁性贫血,主要从药物和饮食两方面治疗,药物就是铁元素摄入、外源补充,这样能促进宝宝身体铁储备,血红蛋白的合成和利用,改善宝宝的贫血状态;但是铁的摄入需要剂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而不是补一个月就正常,如果立刻停药还会再次出现贫血。宝宝贫血治疗至少要治疗三个月以上,食物补充就是根据血红蛋白的生存期决定。孩子的饮食状态,给家长提供一些建议,现在铁元素含量比较多的是瘦肉、海鲜、菠菜、木耳,以前常用红枣,其实红枣的铁含铁元素含量并不高;另外,均衡饮食,增加宝宝对食物的摄取能力,保证肠胃功能;还有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改善体质,这些都能很好地纠正宝宝贫血,以及预防贫血出现。
语音时长 02:04

2019-05-28

58459次收听

01:10
婴儿几个月长牙
宝宝会在生后4到6个月左右时出现牙齿的萌发。个别婴儿发育快,可能在3个月时就会冒出白色的牙尖。此时乳牙会从下牙龈出现两个下门齿,然后两个上门齿也会逐渐萌出,一岁到一岁半左右新生儿完成乳牙的全部萌出。也有一部分有特殊原因,包括缺钙、一些特殊疾病,婴儿乳牙萌出会延迟或者甚至有出现乳牙的缺失。如果到10到12个月还不出现乳牙的萌出,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