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一侧乳头痒是乳腺癌吗

发布时间:2021-03-3189252次播放

视频内容:

乳头痒往往是湿疹的表现,大多数可治愈。但若经过治疗以后老是不好,需要警惕乳腺癌
乳腺癌最常见表现是乳房包块,少数还有乳头、乳晕的改变。但是有一种湿疹样的乳腺癌会表现出皮肤、乳头的瘙、皮肤破损,甚至结痂或脱屑。
所以,若乳头痒在皮肤科治疗以后老是不好,出现了以上表现,要警惕乳腺癌的可能,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乳腺癌手术否保乳
乳腺癌手术是否可以保乳,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乳腺治疗,不光要涉及到治病,还要保证让患者能够很好的回归社会,回归社会保持乳房的完整,对患者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乳腺癌究竟能不能保乳,是可以保乳的,但是乳腺癌的保乳,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什么样的患者可以保乳?第一,患者有保乳的意愿,第二,没有保乳的禁忌症,这时候才可以保乳。具体从适应症上,早期1-2期的乳腺癌肿块,小于5cm,最好要小于3cm,这个做保乳手术是比较好的,除了肿块的大小以外,还要关注美学,要保乳首先要保证乳房有足够的体积,因为东方女性和欧美的女性是不一样的,乳房偏小,如果乳房很小,保乳是不一定能做成的,所以乳房有足够的体积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一。第二,乳房的肿块和乳房的比例要合适,这样就可以保证保乳术后,乳房能保持很好的形态,所以乳腺癌手术可以保乳。
语音时长 01:25

2021-06-25

66956次收听

排查乳腺癌要做什么
乳腺癌的排查包括4个方面内容。第一,自我的乳房检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观察、触摸和按压。就是自己对着镜子观察乳房的位置、形态,皮肤有没有改变,乳头、乳晕有没有改变,这是第一观察。第二个就是触摸,就是自己五指并拢,用右手平放在左侧的乳房上面,按照那种外上、外下、内下、内上,以及中央的这个方向,依次的轻柔的按压乳房,看有没有包块;其次要自己检查腋窝和锁骨上有没有包块。其次,按压,自己用手、食指和拇指捏乳头,看有没有液体的流出,这是自我检查,这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医生的检查,一旦有可疑的征象,要及时去医生就诊,医生会给你做一个详细的体检,其实就是影像学的检查,最常见的就是超声。超声检查简单、方便、安全,可以很敏感的检查出乳房有没有肿块,这个肿块是实性的还是囊性的。有经验的医生,凭自己的经验还会大致判定,肿块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其实B超检查有它的局限性,比如不能发现很微小的钙化灶,而钙化灶是一个恶变的先兆。其次就是B超检查,受医生的水平经验的限制比较多,有经验的医生可能会看的比较准,经验不够的医生,可能看的没有那么准,其次对于这种比较大而下垂的乳房,B超的检查是容易漏诊的。第四个检查,就是钼靶摄影,钼靶摄影可以看到0.5cm左右小的病灶,尤其是适用于老年的女性,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体检摸不到的病灶,及时的把它检出来。当然钼靶摄影也有假阴性,然后假阳性,此外,毕竟有接触了一系列的、一点点的射线的影响,但是总体而言是安全的。
语音时长 02:37

2021-06-25

84986次收听

02:20
除了女性男的会得乳腺癌么
其实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亦有得乳腺癌的,当然相比较女性,男性得乳腺癌的概率相对要低得多。男性朋友们应该适度的重视自己的乳房健康,如乳房有没有肿块、乳头有没有溢血、乳头有没有近期的后天内陷、腋下有没有肿大的淋巴结等,以上是乳腺癌,特别是男性乳腺癌经常会发现的情况。自身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更应该关注自己的乳房健康,而且有的肿瘤的家族史是和其它的器官肿瘤相关的,如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此类人群可能除相关的肿瘤外,乳腺癌的风险会有所增加。
02:47
乳腺癌的化疗效果好吗
化疗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化疗的效果要根据患者的分子分型、分期等情况综合判定,其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乳腺癌的化疗包括,一授权的新辅助化疗,即术前的化疗,通过化疗使肿块缩小,更利于手术的操作,二术后的辅助化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式,一般要做6-8个周期左右的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期间,定期会给患者做全面的检查,以检测患者有没有复发,三姑息化疗,对于晚期的患者,希望通过化疗来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总之乳腺癌的化疗,包括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术后的辅助化疗,晚期患者的姑息化疗。
02:42
乳腺癌会引发什么症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最常见表现是乳房包块。其次是疼痛,大多数乳腺癌没有疼痛,极少数乳腺癌会有乳房疼痛。第三大症状是乳头、乳晕的表现,如果肿块在乳头、乳晕的附近,可能会使乳头偏向一侧,甚至出现乳头的洼陷、回缩。第四是乳头的溢液,即乳头有液体流出。再就是皮肤的改变,有些患者可以出现乳头、乳晕的皮肤破损及脱屑、结痂样的改变。最后是远处转移的表现,乳腺癌容易转移到肝、肺、脑、骨,转移到不同的部位,会有相应的表现。
乳腺癌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乳腺癌发生转移后临床会出现多种症状,主要包括以下表现:一、腋窝区疼痛、患侧上肢肿胀,上肢上抬受限。多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症状。二、后背部、或腰部、胸部、髋部等部位出现疼痛,多是乳腺癌发生了胸椎、腰椎、肋骨、骨盆等骨组织出现转移引起的症状。三、咳嗽、气短、咳血、胸闷憋气、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多是肺部或者胸膜转移引起的症状。四、食欲不振、腹痛、腹胀、黄疸、昏睡等肝脏转移症状。五、头痛、头晕、呕吐、肢体活动受限、癫痫、共济失调、异常步态等脑部转移导致的临床症状。六、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不排气排便等,腹水、癌性肠梗阻的症状,多是乳腺癌发生了腹膜或者腹腔内转移引起。
语音时长 01:15

2021-04-09

85702次收听

02:02
乳腺癌会不会引起关节痛
乳腺癌患者出现关节疼痛,要分三种情况。一是乳腺癌出现骨转移,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非常剧烈,需要使用非阿片类的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强阿片类药物,三阶梯镇痛治疗。二是乳腺癌患者,特别在内分泌治疗后易出现骨质疏松,疼痛性质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要进一步抗骨质疏松治疗。三是与肿瘤无关的关节疼痛要进一步到医院做正规检查看是否有关节本身病变或骨质本身异常。以上三种情况特别是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治疗要注意肿瘤本身的治疗,包括化疗、靶向、免疫、内分泌等治疗,局部治疗可以考虑骨成型治疗等。
01:45
petct能确诊乳腺癌吗
PET-CT不能确定乳腺癌,但能为临床提供比较可靠的诊断依据,特别是良性肿瘤的鉴别,术前、术后治疗的疗效评估。PET-CT融合了PET检查和CT检查两种检查手段,可以较早的比较准确的反映脏腑组织的病变情况。PET是一种功能代谢组学的分子显影技术,可把比较细微的病灶在比较早的情况下检查出来。CT是人体的解剖断层扫描,比较好的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PET-CT主要适用于病灶良性的鉴别,治疗过程中疗效的评估,PET-CT不能明确的诊断恶性肿瘤,但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比较好的证据。
什么是炎性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比较罕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其发病呈爆发性,十分类似急性炎症,因此又可称为癌性乳腺炎。炎性乳腺癌的平均生存期为4~9个月,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因多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
乳腺癌伴腋下淋巴转移治愈率怎么样
乳腺癌是男性女性都会发生,不过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会让女性的乳房出现很多跟正常人不一样的症状的,会有酒窝征,橘皮样,皮肤卫星结节出现的,也会让乳头回缩抬高甚至溢液的,那么乳腺癌伴腋下淋巴转移治愈率是多少呢。
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靶向治疗方法是给患者定期进行主静脉注射。靶向治疗方法广泛适用于乳腺癌患者,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能彻底治愈吗治愈率高吗
乳腺癌这种疾病,在早期的时候是可以治愈的,而且治愈率往往都达到了九成以上,8到10年都不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乳腺癌放化疗后有哪些后遗症
乳腺癌进行化疗以后出现皮肤的瘙痒及不适,是药物的反应导致;最常见于脱发;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拉稀、失眠、身上的皮肤发红发紫;因为每个人身体程度不一,所以也会出现个体差异。而化疗一旦停止,就会又恢复最初状态。
语音时长 01:25

2018-09-21

60808次收听

乳腺癌有什么早期症状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及早识别出来,帮助患者去找医生寻求帮助。但是很可惜的是,非常早期的乳腺癌没有明确的症状,需要定期的接受规范的体检,比如说超声检查、钼靶检查。但是如果肿瘤产生到一定的阶段,比如它增大到了五毫米甚至一公分以上的时候,它就会形成肿块,这也是绝大部分病人就诊的原因,这是第一个症状。第二个症状是有些人会发现乳头产生一些变化,比如乳头内陷或乳头有一些分泌物或乳头有流血,医学上叫乳头溢液。第三是一些皮肤的改变,比如肿瘤相对长的离皮肤比较近皮肤可能会产生一种凹陷,叫酒窝。或者它侵犯了皮肤以后皮肤增厚像橘子皮一样,叫橘皮征。但是这些都不是早期容易出现的,一般肿瘤长得足够大,偏晚期的时候才会出现。还有一大类的就是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乳头和乳晕区像湿疹一样的表现,出现糜烂、发红、脱皮、脱屑、瘙痒的症状,可能按照湿疹治的长期都不好,这也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乳腺癌的症状。最后一大类就是不以乳腺作为首发症状,比如发现腋下肿大的淋巴结。总结一下,早期乳腺癌没有明显的症状需要通过规范的查体来发现,当形成肿块以后会产生肿块相关的症状,如果再大会影响到皮肤产生皮肤相关的症状,如果转移到淋巴结会有淋巴结,转移到骨头关节疼,这都是相应更晚期的时候出现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32

2018-09-14

58855次收听

乳腺癌发展的四部曲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科发病率也较高,是一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