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冠心病发生猝死的几率大吗

发布时间:2018-09-295949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冠心病发生猝死的发生率并不低。
冠心病不论是在心绞痛发作还是心梗发作过程中,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间的电流不稳定而出现的室速、室颤,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猝死的直接原因。很多患者都是在心梗和心绞痛发作过程中突然死亡,往往发生猝死并不是因为患者病情严重,而主要是患者意识不到。很多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或者是老百姓对冠心病临床表现并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患者并不把胸部的不舒服甚至胸骨后的不适以及胃部不适当做冠心病的表现,而以为是反流性食道炎、急性胃肠炎等耽误病情,而在耽误治疗后,后发的心律失常才导致猝死。
所以当患者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类似症状,应该及时呼救120、999,或者是及时在家属的监护下送到医院进行诊治,避免悲剧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24
心脏病检查什么项目
心脏病常规应该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等相关检查。心脏彩超可以一目了然的明确,有心肌病、瓣膜病、心肌性心脏病等等。如果要是高度怀疑冠心病,可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如果颈动脉彩超有斑块儿高度疑似冠心病时,必要的时候可行冠状动脉ct,或者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来明确有无心脏有来明确有无冠心病,如果怀疑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或者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可进一步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去评估。中老年心脏病患者应该常规进行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检查。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
冠心病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就是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人群而言,二级预防是指对已经发生冠心病的患者而言。一级预防包括多种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二级预防就是对冠心病的患者进行ABCDE全方位的干预,从药物、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方位进行干预。冠心病的预防应该是结合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的预防。有效的使用药物,避免断续吃药,这是冠心病预防中的禁忌。不但不能预防冠心病,而且会更危险。所以最终的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同样防止冠心病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语音时长 01:40

2020-12-03

60522次收听

冠心病能喝茶吗
冠心病患者可以喝茶,但是最好是选择一些绿茶、红茶等清淡类的茶叶,避免喝过于浓烈的茶叶,以免刺激到血压、胃肠道诱发病情加重。
冠心病患者做完支架和搭桥手术后又堵了怎么办
冠心病患者在做完支架或者是搭桥手术之后又出现堵塞,要了解其相应的病因,再次进行支架或者是搭桥手术。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根据其结果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冠心病前期有什么症状
冠心病的前期症状其实从理论上来说,冠心病发生发展是有过程的。前期往往是指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在75%以内暂时不需要做干预。这种干预指的是介入治疗,干预前患者可能会有各种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当心脏的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时才能表现出。具体症状,当患者静息时休息时不会有任何不适。当活动达到一定程度超过平时走路,比如平时走500米,现在勉强走1000米,超过平时活动量时会出现胸前闷憋或压迫感。比较典型的症状是在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大概拳头大小的一块固定,只要是活动就会有憋闷、压迫感。当休息在三分钟到五分钟内这些症状又会消失,所以也叫不稳定的心绞痛,这就是早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19

2020-03-19

52603次收听

冠心病和心肌炎的区别
冠心病和心肌炎虽然都是心脏的病变,都可以引起心脏功能障碍,但从发病机制上来讲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冠心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的各种病变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了心肌缺血甚至坏死,病变的范围跟病变血管有关,可能小面积或较大面积的心肌缺血。心肌炎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侵犯心肌细胞,引起心肌细胞的炎症,或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免疫反应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病变范围相对比较广,可覆盖心脏的心肌细胞。在致病原因上也有区别的,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不运动等;而心肌炎原因是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犯心肌引起。治疗上也有区别的,冠心病主要是针对能引起冠心病原因治疗,应该防止发生冠心病并发症;心肌炎主要针对病原微生物做相应治疗,应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09

2020-02-19

60222次收听

02:05
冠心病原因
造成冠心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需大量的能量为心脏供血。一旦发生病变,会影响心肌,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坏死。造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两大类:1、不能干预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性别、家族史。随着年龄的增长冠心病发生风险逐渐增高。男性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要高于女性。有家族史的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精神长期的紧张、睡眠不足、长期的饮酒、吸烟等。
02:28
冠心病的并发症
冠心病的并发症主要是发生于心肌梗死。发生心肌梗死主要有以下几个并发症:1、二尖瓣的反流,二尖瓣反流可造成急性的肺水肿,低血压。2、心脏的破裂,室间隔突发破裂,会出现急性肺水肿或低血压休克。左室游离壁突然破裂,会出现急性的心脏压塞,可能会造成猝死。3、血栓的出现,心肌梗死可能会出现腹壁血栓。腹壁血栓脱落后可能会造成脑栓塞或肾脏的栓塞。4、室壁瘤的出现,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肌变得薄弱向外膨出,甚至会出现反向的反常运动。
02:26
冠心病支架手术后注意事项
冠心病支架手术后注意不能马上剧烈运动、坚持服药、控制其他疾病、做核磁前一定要询问医生等。冠心病支架手术后,首先要注意病人不能马上剧烈运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的增加运动量。要坚持服药,他汀类的药、阿司匹林是终生要服用的,没有禁忌症,氯吡格雷合并阿司匹林用药要用一年,一年以后,在氯比格雷和阿司匹林当中选一个药终身服用;有其他的疾病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检查,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要注意大便潜血,用他汀药物的患者要检查肝功能。另外,做核磁前一定要询问医生,因为以前的有些支架是不能做核磁的,现代的支架基本上都是可以做核磁的。
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吗
心肌缺血不一定属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常用一个名词,它和冠心病密切相关。心肌缺血它不是冠心病,在临床上不是完全划等号。因为心肌缺血主要是指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心脏血管血液灌注减少,心脏血管氧供出现失衡,导致心脏血管不能够有充足氧供,导致心脏血液供应出现问题,然后出现缺血症状,所以称为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在临床上最常见原因是冠心病,也就是由于冠心病存在,会导致心肌出现缺血。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也可以导致心肌缺血。比如临床上常见一些其他疾病,比如严重心肌炎、严重高血压病,还有心肌病等等。
语音时长 01:23

2019-12-17

61670次收听

02:44
冠心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临床上诊断冠心病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病人病史,也就是患者症状和体征。第二,相关辅助检查,比如心电图、酶学的改变。第三,冠心病症状。冠心病临床症状很典型。最主要临床症状是左侧胸部钝痛,或者是烧灼感,这是心绞痛最常见典型症状。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不典型症状是和典型的左侧胸疼相对应。有一些心绞痛病人或者冠心病病人,或者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发作的时候可能表现为牙疼、胃疼,或者是左侧胳膊、后背疼,一般把这些归为冠心病症状里的不典型症状。
冠心病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基石。其次做为医疗手段来讲,首先选择药物治疗,这是治疗的基础。比如抗血小板治疗,降脂稳定斑块治疗,比如扩冠减少症状的治疗。此外,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或患者做完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患者的病变不适合只应用药物治疗,则可能会需要支架植入。也就是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非常重,需要通过支架来改善它的狭窄的程度。比如隧道塌方,这时候可能需要用钢筋、混凝土来重新加固和使通道保持通畅。如果有些病人严重的钙化,多支的弥漫的病变或者左主干的病变,通过造影检查,不太适合植入支架,则冠脉搭桥手术是患者的一种选择。冠脉搭桥手术也分动脉桥和静脉桥,具体的操作由手术医生来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综上所述,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三种手段,药物治疗、支架的植入以及冠脉搭桥手术。
语音时长 01:23

2019-09-09

62604次收听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人做了介入治疗后,还要注意遵医嘱服药,比如可以应用防止血栓的药物,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药物,减轻心脏负担的药物,降压的药物等;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注意定期随访。
冠心病的前期症状
由于心脏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一旦患上了冠心病伤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冠心病绝非小病,针对于这种疾病的出现我们需要引起重视,在生活中对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也要掌握清楚才行,那么患上了冠心病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每天快走20分钟可以延年益寿
近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快走20分钟可以延年益寿。该研究中美国剑桥大学在对33。4万人进行研究后发现,每天走路20分钟,或与之相当的运动量,可以燃烧90~110卡路里的热量,降低三分之一的早逝风险。其中,肥胖者若坚持运动,早逝风险能降低16%,体重健康者能降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