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后淋巴结肿大如何消除

发布时间:2019-11-0563003次收听

语音内容:

耳后本身就存在淋巴结,耳下的淋巴结都会有,这是正常的分布。如果您突然触到耳后或某个局部的淋巴结变得特别的肿大。如果没有压痛的情况下,可以到医院里及时的就诊,然后判断它大小,性质,如果是疼痛比较明显,可能考虑还是淋巴结炎的可能性比较大,淋巴结炎无论是有痛还是无痛,有的时候很难消下去。
如果是急性炎症,有的时候消的比较快,是应用抗生素再加上微波治疗,淋巴结消的速度还是比较快,但有的人是单纯的淋巴结肿大,没有什么特别的疾病,比如,恶性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一般有时候很难消下去,可能也就是这么大了,吃什么药可能意义都不是特别的大,只需要您定期到医院里来监测就可以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胃镜检查适应症
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胃灼热以及反酸、吞咽不适、哽噎。嗳气、呃逆以及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符者。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前者可行急诊胃镜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须随访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术后胃出现症状等高危人群,食管癌、胃癌高发区的普查。适于胃镜下治疗者,如胃内异物、胃息肉、食管贲门狭窄等。胃镜检查不仅可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留取影像,必要时还可利用活检钳,采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如胃镜检查怀疑为胃癌,则需采集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如发现癌细胞,即可确诊为胃癌。
语音时长 01:13

2022-10-11

81154次收听

24小时食管PH监测后注意什么
24小时食管PH监测后,医务人员会将监测电极固定在食管内特定部位,连接便携式记录仪,并将记录仪固定于患者腰间,方便患者随身携带。安装监测电极后,患者可返回家中,正常生活24小时,正常进餐,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但应避免服用可影响胃酸分泌及胃肠动力的药物。此外,为便于对比分析特定行为对食管PH值的影响,检查期间还应遵医嘱,认真记录睡眠、进食、进水、服药等日常活动时间以及胸骨后烧灼感等不适症状发生的起止时间等。
语音时长 00:54

2022-10-11

60206次收听

ERCP检查过程如何
检查通常需要30分钟至1小时。为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检查前通常需要给予适量解痉药物或镇静剂,注射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心率加快等症状,但通常会很快缓解,无需过于担心。同时为便于给药,还需建立静脉通路,并进行咽部喷雾麻醉以减轻咽部反射。检查时,患者通常需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口含牙垫以防止牙或内镜受损。如需采取无痛检查,检查前还需给予适量麻醉剂。准备就绪后医务人员会经口缓慢导入内镜,沿食管、胃逐渐向前推进,直至到达十二指肠。待明确十二指肠乳头部位后,插入专用导管并注入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观察胰胆管显影情况并摄片。如经诊断评估需进行相应治疗,医务人员还可通过内镜利用相应器械实施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球囊扩张术、取石术或碎石术以及鼻胆管引流术、胆管内支架植入术等相应治疗。
语音时长 01:32

2022-10-11

93128次收听

01:33
胃镜的替代检查方法
由于胃镜能够直接观察胃黏膜,因此相比其他检查方法,在胃癌早期即能做出诊断。虽然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有诸多优势,但也有一些不适合做胃镜的患者,那么需要寻找一些替代的检查方法。如不进行内镜检查,可通过服用放射线无法透过的钡剂和发泡剂进行上消化道X线检查;胶囊内镜可以减少患者恐惧感,对于消化系统造成的损害也相对比较少,不仅可以观察胃内的情况,对于肠道的情况也可以同时进行观察。不足的地方是在发现有可疑肿物时无法提取活体组织,费用也相对较高。
02:05
ERCP检查后注意事项
无痛内镜检查当日由于药物作用可能会出现残留镇静效应,因此应尽可能在家属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后应避免驾驶操作机器或进行需要做出重大决定的工作。部分患者可能会因内镜操作带入的空气而引发腹胀或因内镜刺激咽喉,引起咽喉疼痛或轻微出血,但通常随时间推移会逐渐自行好转。此外检查后可能还需进行X线检查或血液检查以明确是否发生相关并发症,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严重疼痛、寒颤、发热等症状。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要密切监测血尿淀粉酶的含量,避免胰腺炎的发生。因为在进行ERCP术时有可能对胰管造成刺激,引起术后的胰腺炎。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是否伴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手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伴有消化道穿孔的表现。
做完胃镜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胃镜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胃和食管疾病一种非常常用的辅助手段,做完胃镜后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因为胃镜属于有创伤性的检查,当做完胃镜之后的2小时之内,如果麻醉药未完全消退,此时不能进食水,以免咽部吞咽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刺激出现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对咽侧壁,以及胃黏膜造成损伤,在术后进食过程中,一定要多吃流质饮食,比如牛奶、稀粥等,注意千万不能吃太热的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的损害。如果是通过胃镜取活检,手术后要注意进食以及排便情况,这类患者在3天内要避免刺激,或者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烟、酒、茶、咖啡,各种饮料等,避免活检创口被刺激引发炎症。还要观察自己的排便情况,当粪便颜色发黑时,要及时就医,可能是粪便带血。在检查胃镜过程中,医生会向胃内注入空气,使胃腔变得膨胀,术后可能会出现腹胀、打嗝的现象,这种情况无需过度担心,在检查过程后可以吃养胃的食物,如米粥,切忌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语音时长 02:08

2021-11-05

82459次收听

尿液长期发黄是什么原因
尿液如果长期发黄,首先得从患者的平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进行判断,如果患者平常不太喜欢喝水,饮食当中水分也比较少,比如像汤类的饮食也吃的比较少,就有可能是由于尿偏少引起来的。由于喝水少,尿液就会浓缩,浓缩以后颜色自然就会变深,由淡黄上变成深黄色,这种是自然的生理现象,所以这种情况呢让患者多喝水,看尿液颜色是不是会变浅。另外看有没有其他的疾病所导致的,比如像尿路感染、肝脏的疾病,出现肝炎的时候乙型肝炎,会出现黄疸,当出现黄疸的时候,不单单皮肤,还有眼睛的巩膜会做成黄色,尿液的颜色也会明显变化,所以这几个方面都需要鉴别一下。
语音时长 01:12

2021-07-09

92445次收听

检查口唇疱疹的方法
最进几年生活的压力有些大,有部分人会在精神压力大的情况下,就会在自己的口唇部位,或者是鼻翼的附近,出现一些水疱,这样的情况,就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口唇疱疹的疾病了,如果是患上了口唇疱疹疾病,就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检查口唇疱疹的方法有哪些?
荨麻疹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荨麻疹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荨麻疹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那么荨麻疹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这个问题已成了众人最关注的问题了,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荨麻疹的检查方法。荨麻疹的检查方法:第一、疑为风湿病引起荨麻疹者可
尖锐湿疣鉴别检查办法有哪些
相信尖锐湿疣对于我们来说都已经不再陌生了,但是很多人对尖锐湿疣的了解都只是表面的,要问其尖锐湿疣的检查方法那就不知道了,得了尖锐湿疣一定要及时的做好检查,针对治疗,才能越快治疗尖锐湿疣,那么究竟尖锐湿疣鉴别检查办法有哪些呢,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鸡眼做什么检查能看出
鸡眼做什么检查能看出?现在不少的女性穿高跟鞋,而且还喜欢尖头的那种,所以就把脚挤得非常难受,导致患有鸡眼这个毛病,但是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鸡眼做什么检查能看出吧。
做血常规可以吃东西吗
身体检查方式有很多,血常规是常做的一种。做血常规检查之前可以吃东西,但要注意不吃油腻及高蛋白饮食,抽完血以后按压时间充分,如果出现身体没有力气,头晕症状,可以少量喝一些糖水,这样就能起到一定改善效果。
02:39
如何预防乳腺疾病
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和情绪状态、减轻工作压力对乳腺疾病的预防也有一定作用。乳腺疾病可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良性病变最多见的是乳腺增生和乳腺腺瘤,恶性病变中乳腺癌最多见。临床还有其他的恶性病变包括肉瘤、乳腺淋巴瘤,但这些都非常少见。不论是哪种病变都需要女性密切关注,而预防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一定年龄去医院体检,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开始对乳腺进行定期的每年一次的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式是B超,50岁以上的女性可做钼靶检查。这两种方式可以互相补充,也是乳腺检查最常见预防方式。
01:50
耳朵出血什么原因
耳朵出血的原因较多,一个是掏耳朵时,指甲比较尖可能滑破耳道出现出血。二是睡觉时异虫钻到耳朵里造成耳道的破损出血。三是炎症性的,比如说耳朵肿痛,一般这种耳积液、外耳道炎这种损伤性的情况,会伴有疼痛的一些症状。四是中耳炎严重的时候也会伴有血性分泌物或黄脓性的分泌物,会有带血丝的这种情况。最常见的直接出血的原因一般是外源性的,掏破耳朵或者用这种尖锐的东西碰破造成了出血,所以说耳道出血一般还是要分清病因,进行对症的治疗。
01:53
耳朵痒的原因
耳朵痒的原因一般是有三个因素,一个是耳道的瘙痒症,就是经常喜欢掏耳朵的人每天都习惯把耳朵掏得特别干净,越掏越痒,这可以引起外源性外耳道皮肤的接触性皮炎。这种问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逐渐缓解这个症状。另外常见的外耳道瘙痒的两个原因就是湿疹和真菌性感染。湿疹好发于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皮肤,也可以发生在耳朵里边。如果饮食不周或者是食用过敏的食物或者接触这种过敏的液体造成的皮肤过敏,也可以在耳朵里面造成瘙痒。真菌感染也会出现特别痒的症状,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及时就诊,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