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眼睛高度近视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02-1352602次收听

语音内容:

高度近视一般是指度数大于600度,同时患者出现眼轴增长情况。高度近视发病原因除受遗传方面的因素影响外,还与发育因素、外界环境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患者平时的用眼习惯、用眼时间、以及对于眼部护理情况,研究表明父母近视均大于600度时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且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早,并且度数一般多大于600度。发育因素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眼球较小,到六周岁发育正常,如果发育过度,可造成眼轴增长。
环境方面因素,例如患者长期从事近距离的工作、或从事文字工作,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再者现代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关注度逐渐提高,孩子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减少,以室内活动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孩子缓解眼肌的能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眼睛视力1.0是正常吗
视力1.0基本属于正常的视力水平。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眼睛的主要功能在于看清楚物体,视功能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野两部分,视力为1.0并且具有正常的视野,这个是属于正常的视功能,不能以单纯的中心视力1.0为标准。比如说青光眼的患者,有些青光眼患者视力也有1.0,但是周边的视野缩小,形成了管状的视野,这样单纯中心视力好,也是不正常的。对于成年人来说,1.0的视力同时视野正常,是正常的视功能。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未必达到1.0就是良好的视力。对于儿童视力发育来说,也要看他自身的远视储备量。比如说一个4岁的孩子,就能达到1.0的视力,而远视储备不足,这种情况肯定是发育过快的一个表现,可能很快会发生近视。8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正常视力标准应该单眼视力不低于1.0,双眼的矫正视力差别应该不超过1行。需要知道的是,年龄小的孩子视力发育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每个阶段都是1.0。比如说刚出生的婴幼儿,可能只能看到眼前的手动或者是指数,视力逐渐发育成熟到3~5岁的时候,正常视力下限值,按照专家共识是0.5左右。如果到了6岁的时候,视力正常的下限值是0.7左右,所以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视力,并不都是按照1.0来衡量。总的来说,1.0属于一个基本正常的视力水平,但是对于判断眼睛是否近视,单纯看视力标准也是不够的。有些轻微近视的人或者有轻微散光、远视的人群,在检查视力的时候,他如果有眯眼睛、歪头或者是检查条件不是特别标准,有可能查出来的视力仍然是1.0,认为是正常,但实际上可能已经存在屈光不正的因素了。
语音时长 02:29

2021-12-30

78531次收听

02:36
视力2.5是多少度
视力2.5就是平常所查的视力。正常情况下五分制的视力表,测量的时候如果能看清正常视力,就是记作5.0,如果只能看清最上面那一行特别大的指标,这个时候是4.0,就可以知道2.5视力要比4.0的视力还要差很多,这个差大概相当于1.0的视力表的检查法。经常说的视力检查是一个等级性的参数,不能拿它做简单的加减乘除去比较,相应的来说它用数值的高低来标记这个视力水平的高低。所以视力2.5,通常临床上记作15cm指数,这个15cm指数是更通用的计量方式。
02:56
戴角膜塑形镜5年了会伤害眼睛吗
患者最好不要长时间佩戴角膜塑形镜,因为这种眼镜会直接接触角膜,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导致角膜细胞缺氧损伤,从而引起细菌感染,严重者会导致角膜溃疡。一般来说,8岁~18岁是孩子佩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视力的黄金时期,但佩戴前一定要做散瞳验光,用裂隙灯检查孩子的角膜健康情况。佩戴OK镜,白天可以摆脱戴眼镜的一切烦恼,孩子可以尽情地学习、运动、玩耍。角膜塑形镜实质也是一种隐形眼镜,佩戴时一定要严格护理,防止发生角膜炎等情况。
02:39
视力5.0是多少度
很难说视力5.0是多少度,因为视力和多少度不成正比。常说的眼睛多少度,其实是一种屈光状态,比如近视多少度,远视多少度,散光多少度。但是一个人的视力和眼睛多少度其实是两个概念,因为视力除受屈光状态的影响,还会受眼睛调节状态的影响,而每个人的眼睛调节状态都不一样。但是正常视力也不是一点度数都没有,近视、远视、散光都可能有一点,但度数非常微小。但对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儿童是不适合的,即使是一点零也可能会有一两百度的远视。
03:16
正常视力多少
如果检查视力时呈现的是1.0或者是5.0,这属于正常视力。常用的视力表称为国际标准视力表,标准视力是1.0。另一种常用的视力表是标准对数视力表,其标准视力为5.0,它对应的国际标准视力表中的1.0。标准对数视力表,是最常用的检查视力的视力表,一般适合于3~4岁以及以上的儿童。有些患者是近视眼,如果不进行矫正,视力达不到1.0,但是经过眼镜的矫正以后,视力能够达到1.0,这样也称为矫正视力正常。通过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矫正视力达到1.0,这样的视力就称为不正常的视力。
视力48是多少度
视力48属于轻度近视范围内,但如果想要确定具体度数,那就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只通过视力是无法确定具体度数的。轻度近视一般是由于过度用眼、坐姿不当以及户外活动过少造成的。所以目前轻度近视的发病人群多是中小学生,想要预防就一定要多户外活动,并且要调整坐姿、放松眼部。
高度近视的危害有哪些
高度近视的危害之一就是导致视力下降,必须得佩戴眼镜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这种疾病还会导致后巩膜葡萄肿,也会引起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以及裂孔。除此之外,高度近视也容易拉低患者的颜值,导致运动受限,同时也会增加失明的风险。
近视眼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近视眼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诱因相互作用可诱发近视眼发作。
近视能治愈吗
近视是大家比较了解的一种眼部疾病,现在有近视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是真性近视想要治愈是比较困难的,想要治疗近视就可以佩戴适合的矫正眼镜,还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能达到一定作用。
小孩视力多少算正常
小孩儿视力多少算正常,这个是不确定的,主要根据小孩子的年龄不同来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未满周岁的小孩子视力只要能够达到满足正常地适应光线能力就可以了,而对于周岁以上的儿童视力要求可以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对照。
什么是真性近视
近视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形式,顾名思义,真性近视是指的眼睛视力确确实实的下降。而且在不矫正的情况下,是不能恢复的。而假性近视,情况下如果在散瞳验光治疗的情况下,是能够恢复成正常的视力的。真性近视形成后,由于先天性或后天因素使眼球前后径,也就是眼轴变长,导致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不能清晰的成像。这种情况与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保护眼睛有关系,还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它症状就是看远处模糊而看近处比较清晰,眼球有不同程度的外凸现象。对于这种近视眼的情况,在生活中要多加预防,多吃些含有维生素的食物,不要用眼过长,坚持多做眼保健操。
语音时长 01:34

2020-01-09

65535次收听

近视预防方法
预防近视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现在大数据、循证医学证实的三种办法,第一条就是亲近自然,每天让孩子在阳光下活动两个小时。如果孩子能做到每天在阳光下活动两个小时,他的近视眼发生率会明显下降。第二个办法是应用低浓度的阿托品或者低浓度的散瞳药,这样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第三个办法是用OK镜。OK镜,又称为角膜塑形镜。这三种办法目前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如何让孩子不发生近视,目前是家长和老师特别关注的问题。第一、是要让孩子亲近自然,每天在阳光下、在户外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控制近视眼的发生或发展。第二、是在生活习惯上,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比如每次学习时间不要过长、每次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过长、每次用电脑的时间不要过长,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孩子的近视发生率自然也会比较低。
语音时长 01:49

2019-06-06

54909次收听

有哪些近视眼手术方法
近视眼主要有三种手术方法:TPRK手术、飞秒LASIK手术以及全飞秒smile手术。三种手术各有优缺点:一、TPRK手术操作非常简单,对医生要求较低,患者配合比较简单。不足之处是术后疼痛时间较长、视力恢复较慢,术后用药时间比较长,易引起用药相关并发症;二、飞秒LASIK手术是最精准手术方式,术后能使眼睛达到最好视觉质量。不足之处是伤口相对较大。视力会恢复非常快,但伤口愈合时间比较长;三、全飞秒smile手术目前是最流行的,眼表切口只有两毫米,是微创手术,术后视力恢复非常快。但并不是每个人角膜厚度和屈光度数,都能匹配做全飞秒smile手术。需做详细眼科检查,同医生良好沟通后,推荐最适合手术方式。
语音时长 02:05

2019-06-06

62721次收听

01:35
假性近视怎么恢复
假性近视要恢复,需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不要过度用眼。此外每天晒太阳,做运动,可预防儿童近视。如果发现孩子患有假性近视,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不超半小时,半小时后,一定站起来往远处看,活动15到20分钟,再回去学,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眼睛得到有效放松,才不易形成近视。否则,孩子有可能由假性近视慢慢变成真性近视,且过程不可逆。随着孩子学习任务的日益加重,近视情况会越来越重。目前研究认为,每天两小时在阳光下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近视。
长期戴隐形眼镜能不能做近视手术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可以做近视手术。但需要注意佩戴隐形眼镜的这段时间里,会对角膜的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这些患者准备去做角膜屈光手术,那么要摘镜足够长时间。比如按照医院的规定,至少要达到两周再去做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检查,因为去除掉隐形眼镜之后,角膜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原来的形态,在这种情况进行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否则就会因为测量的偏差导致患者手术效果受到影响。
语音时长 01:10

2019-06-04

5238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