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的溶血症可怕吗

发布时间:2020-02-2152837次收听

语音内容:

新生儿溶血非常可怕。
新生儿溶血危害比较大,早期容易出现黄疸,得不到及时救治,宝宝出现贫血,进一步会出现心力衰竭,严重还会直接影响生命安全。
针对黄疸,轻度叫黄疸,退黄治疗就行,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到损伤,出现惊厥、智力障碍,严重使胎儿可宫死胎内,溶血病还是很可怕的,可预防、可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溶血会不会复发
新生儿溶血病经过蓝光、药物纠正以及应用一些退黄的治疗,如果一般情况良好,不容易复发。但要注意防护:一、定期复查。超过一个月的孩子不属于新生儿范畴,可以看儿童保健科专科。二、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最好母乳喂养,增强抵抗力。三、注意儿童的护理和喂养。适当的增减衣服,喂养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消化情况,保证饮食和睡眠正常。
语音时长 01:05

2021-12-30

64402次收听

新生儿轻微溶血是否严重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亲和孩子的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的溶血。ABO溶血在新生儿溶血疾病里面占85.3%,Rh溶血占14.6%左右。ABO溶血会引起黄疸及其他改变,但不是很明显。Rh溶血会造成胎儿的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心力衰竭,以及各种水肿,临床的症状和轻重表现不一。所以要及时去新生儿科就诊。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56063次收听

02:02
新生儿溶血需要住院吗
新生儿溶血病是否需要住院,要具体分析。新生儿溶血病症状:一、患儿在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会出现黄疸。多数ABO溶血病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二、不同程度的贫血。重度的Rh溶血在出生以后会出现严重的贫血,或者伴有心力衰竭,部分的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可以于出生以后3~6周,出现晚期贫血。三、Rh溶血病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患儿发病不明显。此外,新生儿的溶血病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和神经功能障碍。
01:43
新生儿轻微溶血严重吗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亲和孩子的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的溶血。ABO溶血在新生儿溶血疾病里面占85.3%,Rh溶血占14.6%左右。ABO溶血会引起黄疸及其他改变,但不是很明显。Rh溶血会造成胎儿的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心力衰竭,以及各种水肿,临床的症状和轻重表现不一。所以要及时去新生儿科就诊。
溶血反应的早期特征
发生溶血反应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输入10-20毫升左右的血后,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头痛、四肢麻木、腰背部酸痛、胸闷、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有些患者还会同时伴有高热和寒战等症状。溶血反应的早期症状,大多数发生在输血过程中。如果输血的时候,出现这些症状中的某一些症状后,都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并配合医生积极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对症处理,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很快出现生命危险,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等。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102557次收听

新生儿的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的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最常见的是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合,这两种血型不合的溶血在临床是最常见的。新生儿期其它的导致溶血性的贫血的原因,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还有红细胞酶或者是红细胞膜的缺陷,这些都有专有的名称。只有血型不合的溶血我们才称为新生儿溶血病。
语音时长 00:45

2020-02-21

58193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要如何预防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仅见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话,出生早期要监测胆红素。对胆红素进行监测,达到光疗标准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光疗。现在RH血型不合溶血病,目前仅限于RHD抗原,在分娩RHD阳性的婴儿后呢?七十二小时之内接受一剂肌内注射RH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下一胎发生RH溶血。
语音时长 00:39

2020-02-21

63530次收听

01:41
新生儿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的血型不和,母亲体内产生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最常见是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和,是最常见,新生儿期其导致溶血性的贫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酶或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只有血型不和的溶血,血型不合时抗原抗体反应会造成溶血,所以称为新生儿溶血病。
01:46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分为产前诊断和出生以后的诊断。产前诊断,对既往有不良的产史或者是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均要与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或者是RH血型的检测,血型不和可以进一步做相关抗体的检测。出生以后的诊断,如果有母子血型不和,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检测胆红素,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的加重,同时有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的迅速下降,溶血实验或者抗体释放实验其中的一项阳性,均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02:50
新生儿溶血症最佳治疗方法
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光照疗法、药物疗法、换血疗法及其它对症疗法。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包括产前监测和新生儿期治疗。对于符合溶血发生条件的父母,应该在产前,进行血液抗体滴度的监测,必要时可以应用药物,降低母体内的抗体。而新生儿分娩后,出生早期监测胆红素,观察胆红素的动态的变化,积极进行治疗。光照疗法,也就是常说的蓝光治疗,简称光疗,副作用非常小。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丙种球蛋白,早期是非常有效治疗ABO溶血、RH阴性溶血的方法。此外还有白蛋白、苯巴比妥等药物治疗,换血治疗主要应用重症的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
新生儿溶血这种疾病只要发生,患儿就会有贫血的情况。如果胆红素侵犯到人的大脑,就会形成胆红素脑病,脑细胞大量坏死,孩子就会出现智力障碍。新生儿溶血还容易引发大脑共济失调,这种情况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听力神经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后,孩子可以会发生听力障碍,甚至失聪。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在刚刚发现宝宝有溶血病的时候,就及时接受光照治疗,可以预防溶血病带来的脑细胞受损和神经紊乱。换血疗法也是治疗重度溶血病患儿效果非常好的方法,不过并不是每个患儿都能适合这样的治疗方法。通过调理身体营养的摄入来纠正贫血,是对月龄稍大一些的患儿治疗效果很好的方法。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的出现,首先,会导致患儿出现黄疸,倘若属于Rh血型不合,那么出生后1天内患儿就会全身皮肤黄染,然后加重;其次,会导致患儿发生贫血,出现肝脾肿大等等不良症状;最后,还有可能会出现核黄疸,诱发听力障碍等等。
新生儿溶血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溶血症主要是通过降低体内血清胆红素的原则来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通过静脉注入白蛋白或者滴注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有效减少血清胆红素的含量,预防胆红素脑病的严重后果。同时还可以针对较轻症状的新生儿采用光照疗法,但要结合其身体状况,以及症状严重的新生儿也能采用换血疗法来缓解其出现溶血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症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溶血症其实就是一种母亲和胎儿血型异常引起的不良反应。当母子血型不同的时候,胎儿很容易会出现黄疸和贫血的症状,而且在出生后会出现运动发育障碍。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对身体危害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