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室性心律不齐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0-03-315646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几乎所有的室性心律失常都是心律不齐的,而室性心律失常是不是很严重也要看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如何。对于健康的正常人出现的偶发的室性早搏这一类的室性心律失常,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也就是说不严重。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等,就比较严重了,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对于冠心病或其他的心脏疾病比如心肌病或心肌炎等,由于心肌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就算是一次偶发的室性早搏,也可能会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引起严重后果。所以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室性心律失常,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5
心律不齐怎么治
心律不齐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心律不齐不需要治疗,病理性心律不齐可通过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病症。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属“心悸”范畴。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参松养心胶囊。此药不仅对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对于复杂性心律失常(窦缓伴早搏、心衰伴早搏)也有很好的疗效,适用于心络瘀阻证患者出现心悸不安、心悸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等症。此外,患者日常中也应调节自身生活方式,同时多注意休息,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心率每分钟80多次正常吗
如果心率在每分钟80多次,是属于正常的范围之内的。因为正常人的心率都是窦性心率范围会在60~100次/分之间;而理想状态下的心率是55~70次/分之间。心率是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正常人在情绪紧张、激动、焦虑、发怒或者惊吓的时候,就会引起心率增快;而且心率还受到年纪、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心跳要比青年人稍微慢一些;而女性的心率会比同龄的男性更快一些;而运动员的心率会比普通成人的心率偏慢一些,一般运动员的心率会在50次/分左右;所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心率的正常值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如果是正常健康的成年人80次/分的心率是属于正常心率。如果是少年、婴儿、儿童群体,80次/分的心率就相对来说低一些,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是比较旺盛的,人体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而心脏每次搏出量是相对不变的,只有通过增加搏动的次数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一般来说新生儿一分钟的心跳需要达到120~140次/分,才是正常的。当然对于一些患有疾病的人群来说,如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每分钟80/次的心率,没有达到临床的要求,因为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如果通过疾病的角度来出发。冠心病患者心率,在55~60次/分的心率才是最佳心率。
语音时长 01:59

2021-12-30

70473次收听

02:33
心跳在100左右正常吗
心跳在100次/分左右,是相对正常的状态。正常人心率是窦性心率,它的范围应该在60~100次/分之间,而理想心率在55~70次/分之间。若心率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属于窦性心率也属于正常心率高限;心率超过100次/分可以认为是心动过速,若心率超过100次/分,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人在情绪剧烈波动或受到惊吓时,就会出现心动过速;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也会出现心动过速,这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动过速,充分休息平复心态就能使心率下降;疾病也会导致心动过速,包括心律失常的发作、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及贫血等,这时要积极处理和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使心动过速得以缓解。
03:13
40岁心跳多少正常
正常成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到100次,如果高于100次称之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考虑为心动过缓。40岁人的心跳要符合成人的正常心跳范围的标准。心率的变化和心脏的疾病有密切关系,当心率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的时候,一定是心脏出现了病理性的改变,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40岁的人心跳突然加快,诱因很多,常见的有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酒、喝浓茶、大量吸烟等。病理性的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心跳加快,相反心跳过慢也是属于病态的情况,也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心律不齐和心律失常一样吗
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不同,心律失常的概念更加广泛,是一个统称。两者存在交叉性,心律不齐只是其中的一种。首先心律不齐这都是患者心跳过快或者过慢,超过正常范围,常见于精神紧绷、失眠、剧烈运动、饮浓茶咖啡的人群。对于心律异常的患者来讲,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测来明确具体疾病类型是否存在病理性意义,大多数患者属于生理性现象,无需特殊治疗。其次,心律失常是所有出现异常心律的统称,除了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之外,还包括有交界性早搏、传导阻滞、室上速、房颤等。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61355次收听

心跳和血压有关系吗
心跳与血压之间有着互相影响的关系,尤其是患者心跳过快时,因为心搏出量增加,会导致血压不断的升高,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而言,会随着心跳的速度血压持续性升高。但并不是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就有就会对身体造成影响,需要辨别的是,一般在剧烈运动之后或者情绪较为紧绷之时,就会导致心跳异常加快,这时血压增高只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心率增快,心脏不断地收缩加强,导致血流加快,属于交感神经兴奋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并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建议患者定期检测心率和血压,防止出现异常现象。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85827次收听

专家谈儿童心律失常有什么治疗方法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
心律失常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一种难缠的心血管疾病,而对于这种疾病来说,在吃的方面是需要特别的讲究。首先,我们在食物上是不可以偏食,均衡的营养吸收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前提,其次,我们很多东西都不可以多吃,像一些肥腻的食物,或者对心脏负荷比较大的食物都是要少吃的。
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有哪些
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是解除其对患者的危害,具体来说可包括缓解或消除心律失常引起的症状;及时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挽救患者生命;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预防心源性猝死;阻止心律失常反复持续发作,预防心律失常对心脏的进一步损害。
心律失常如何调理
根据心律失常的引发因素去进行调理,首先就是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其次要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再者就是在做锻炼的时候一定要适当,也就是注意适当活动身体,千万不要做一些太过刺激或者是太过剧烈的运动,否则就很容易再次引发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以自愈吗
很多心律失常是可以治愈,但有些心律失常是不能完全治愈,只能达到控制效果。比如治愈的心律失常,包括预激综合症,还有室性早搏,现在对于房颤也有通过内科治疗以及外科的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80%左右。这种干预性的治疗最终结果是完全治愈这种心律失常。当然还有很多心律失常是不能得到治愈的,医生可通过药物适当的控制心率失常发生的频率,以及心律失常造成心脏结构紊乱的程度,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的。实际上,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主配合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都是很有帮助的。心律失常的患者平时生活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语音时长 01:26

2020-03-20

58692次收听

心律失常可以治愈吗
经常有一些患者到我的门诊就诊,我们通过他的普通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它是心律失常的患者,心律失常的患者有的就会很焦虑,就会问我们是否能够完全的治愈。目前大部分的心律失常都是良性的心律失常并不危及生命,只有一小部分的心律失常是危险的,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诊治可能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但这种比例是非常低的。在临床中会见到大部分的心律失常虽然不致命,经常会困扰着工作、生活和学习,会突然会感到心慌、气短、心律不齐,这个时候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甚至器械的治疗,包括导管消融的一些微创治疗的手段就可以达到根本治愈心律失常的目的。所以如果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大家大可不必担心,随着医学的发展有很多的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的手段,可以通过不开刀的办法、微创的办法从根本上治愈心律失常的情况,即使是没有治愈,也许到了老年心律失常是比较普遍的,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通过药物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不影响生活、不危及健康,可以试着与心律失常一起生活。
语音时长 01:53

2020-02-27

63584次收听

02:43
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
心律失常原因有很多种,目前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种:第一,高血压的患者由于心脏后负荷的改变,引起左室的肥厚、左房增大,引起的各种房性和室性的心律失常。第二,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的缺血,甚至有心梗的患者出现心肌坏死,在正常的心肌和梗死的坏死心肌之间,会产生异常的电活动。第三,儿时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随着他到中老年的时候,他的心律失常的情况就会比正常人会更多一些。第四,遗传因素,包括日常行为,比如经常熬夜、抽烟的患者,他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都会有显着的增加的趋势。
02:05
心律失常症状
心律失常的症状和类型与发作的频繁程度有关。其症状主要有突发突止的心悸、脑缺血、脑供血不足,严重者会出现劳动力的逐渐丧失。心律失常主要分成两大类:1、快速的心率失常,比如室上速、室速、快速的房颤,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心悸。2、缓慢的心率失常,主要是心脏传导系统的疾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2度、3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主要表现为脑缺血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比如晕厥、头晕、眩晕、乏力等。有的在运动后感到疲乏无力,不自觉地减少日常活动量,表现为劳动力的逐渐丧失。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确实在生活中很容易出现,而这类疾病的出现也有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必须要重视于生活中的预防,首先就应该预防诱发因素,保证稳定的情绪,也应该重视自我监视,合理的服用药物,这些都是关键,可有效避免危害的出现,有效的控制个人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