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丙肝能彻底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1-06-0979627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丙肝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彻底治愈,因为出现以索非布韦为代表的抗病毒类药物,然后在索非布韦的基础上现在衍生出来,第二代、第三代更先进的、价格也能够接受的一些抗丙肝病毒药物。
如临床应用的泛基因型的丙通杀有较好疗效。如果没有发展到肝硬化的程度,一般3个月就可以彻底治愈。如果发展到肝硬化,病毒是可以清除的,应用抗病毒药物6个月可以把病毒彻底清除,但是肝硬化是无法纠正,只能维持,但是及时治疗,可以控制肝硬化不再进一步发展。
控制的好,基本不影响寿命,也不影响生活质量,药物费用较前降低,疗程短,比较容易购买。所以人们容易接受,能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疗程满后需每半年检测肝功、病毒RNA等,以监测有无复发,一年后可间隔一年一检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丙肝如何才能检测出来
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会采用两种办法检测首先是要检测丙肝病毒的抗体,就是有这个病毒产生的一种蛋白,这种蛋白就叫丙肝抗体,这种检测方法比较简单快速。如果丙肝病毒的抗体是个阳性,就代表有可能感染了丙肝病毒,会进一步的检测,血液里面丙型肝炎病毒的定量和分型,如果能够检测到定量是个阳性的,比如说体内的丙肝病毒是10的3次方,10的5次方,就代表体内确实是含有丙型肝炎病毒的,丙型肝炎病毒总共有六型,会对这个体内的丙肝病毒进行分型,看处于哪一型,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
语音时长 00:56

2021-12-30

62436次收听

02:10
丙肝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
丙肝抗体阴性基本上可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丙肝抗体的检查也是我们最常用的筛查,是否有丙肝病毒感染的一个检查内容,因为感染了丙肝病毒以后,丙肝抗体就会呈现阳性,如果抗体阴性,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有个别情况也要特殊注意,就是在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抗体还没有出现,但是确实感染了丙肝病毒,因为丙肝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在感染病毒以后30天到45天抗体才出现阳性,在这个之前抗体还没有出现,我们称为窗口期。如果高度怀疑病人有丙肝病毒暴露的这种可能性,那我们就要间隔一个月再次复查丙肝抗体,或者同时进行丙肝核酸的检测,以免造成漏诊。
丙肝不治疗能好吗
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由于丙肝的患者数量远小于乙肝,很多人对于丙肝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认为丙肝的危害没有乙肝大,进而忽视了治疗的重要性,那么,丙肝不治疗能好吗,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孕妇患丙肝怎么办呢
大家对丙肝一定不会陌生,丙型肝炎是一种有自限病程的急性传染病,除了少数特别严重的暴发型病例外,其他所有病例预后良好,如果丙肝患者是孕妇的话,就涉及到会不会传染给宝宝,那么,孕妇患丙肝怎么办,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
治丙肝的药有哪些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以通过α干扰素、联合用药、复合干扰素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慢性丙肝
所谓丙肝,全称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的一种肝炎,患了慢性肝炎以后会出现眼睛,尿液的变黄,还会出现全身无力,恶心的感觉,这种肝炎的传播一般为血液,针刺,吸毒这三大情况,那么预防也要从这三点开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预防慢性丙肝。
丙肝病毒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乙肝病毒一种直径30~80nm的球形颗粒,外有脂质外壳、囊膜和棘突结构,内有由核心蛋白和核酸组成的核衣壳,其对有机溶剂敏感;煮沸或紫外线亦可使HCV灭活,血清经60℃10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6小时处理后,可使HCV传染性丧失等等.
丙肝可以传染吗
丙肝可以传染,丙型肝炎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之一,是属于病毒性肝炎当中的一种。如果确诊丙型肝炎肯定是有传染性的,丙型肝炎的检测其实有两个重要指标:第一个叫丙型肝炎的抗体、抗HCV、抗HCV是初筛,很多手术前,胃镜前肠镜之前要做的一个常规筛查,筛查出来丙肝抗体阳性可能感染了丙肝病毒,需要进一步的去做HCV-RNA,又叫做丙肝病毒定量。丙肝病毒定量如果HCV-RNA是阳性的,就确认病人感染了丙肝病毒,并且是有传染性的,也是需要治疗。丙型肝炎的检查:1、丙型肝炎抗体即抗HCV检查;2、丙肝病毒定量即HCV-RNA检查。如果说仅有初筛的丙肝抗体阳性而HCV-RNA却是阴性的,认为病人是既往感染了丙肝病毒,而现在体内没有丙肝病毒的复制,也就不需要治疗,一般就建议每年复查一次。丙型肝炎是不是传染的就是要根据HCV-RNA,HCV-RNA反映的是一毫升血液当中有多少丙肝病毒在复制,量越高那就传染性就越强。六次方、七次方,那一毫升血液里边病毒量是上百万上千万,那传染性就比较强。丙肝传染性的诊断标准:根据HCV-RNA定量检查结果确定有无传染性,HCV-RNA量越高传染性就越强。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RNA转阴了测不到了,传染性也就消失了。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10

57519次收听

02:28
丙肝如何分型
丙肝的基因分型分为8个型,临床上公认的比较多的是1~6型。对于感染筛查发现丙肝抗体阳性患者,建议进一步进行HCV-RNA定量检测,如果是阳性患者,可能还要对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丙肝的基因分型现有阶段可以分到8个型,但临床上公认的比较多的是1~6型。丙肝的基因分型,地域性差别很大,比如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以b型为主。在我国丙肝没有发现4型和5型,但是在南方地区发现6型的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另外在吸毒人群当中,3b型的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在既往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年代,干扰素治疗的疗程是和基因分型相关的。
慢性丙肝的危害
慢性丙型肝炎是感染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类传染性肝病。丙肝病毒引起丙肝,大部分患者可以转化成慢性肝炎,会引起肝功能反复异常、ALT反复升高,炎症会持续存在。炎症持续存在,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肝纤维化形成以后,部分患者会在10-20年发展为肝硬化,在这个过程当中,肝硬化以后发生肝癌或者不经过肝硬化阶段发生肝癌,几率会远远高于正常人。丙肝跟乙肝一样,也会存在三部曲,也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如果在慢性肝炎阶段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缩短寿命。所以一旦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就要及时规范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50163次收听

丙肝治疗方法有哪些
丙肝,是指由丙型肝炎病毒传染所导致的肝炎。肝脏的炎症可以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比如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所以丙型肝炎还是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因为丙型肝炎这些炎症以及纤维化、肝硬化、肝癌,都是因为丙肝病毒所导致的,所以重要治疗的基石就是抗病毒治疗。比较令人高兴,就是对丙肝病毒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取得了很好的进步,就是对丙肝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疗效非常好。目前基本上能够做到95%以上的病人都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丙肝病毒的抗病毒治疗,现在是已经非常成熟的一个治疗的方法,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使用一些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来对它的治疗更加完善。
语音时长 01:11

2019-12-18

58260次收听

01:50
丙肝的危害
丙肝指的是丙型肝炎病毒来导致的肝脏炎症。肝脏的炎症可以导致肝脏功能的受损,出现恶心、乏力、呕吐,甚至于出现黄疸。炎症逐渐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肝脏的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可以导致肝癌。肝炎的病人可以出现一些肝脏炎症的表现,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等等。肝硬化可以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以及黄疸。更进一步严重的可以导致肝功能的衰竭,这是丙型肝炎所导致的危害,如果不进行治疗,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
得了丙肝有什么症状
得了丙肝一般有表现为乏力、没有力气等,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厌食、厌油腻、呕吐等,甚至出现头疼、肚子不舒服、腿没力气以及一些关节表现。丙型肝炎的表现比较多,乏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如果丙型肝炎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出现了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表现就会比较复杂,可能产生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甚至有严重的消化道出血。丙型肝炎的症状和乙肝类似。携带的人症状较轻、甚至没有明显的症状,是临床上丙型肝炎的很多患者检出率不高原因。很多人有丙型肝炎感染,没有症状、也没有检查,只是在做体检或治疗时,偶然发现有丙型肝炎的感染。丙型肝炎的症状比较轻,这是它的特点。相对于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第三个被发现,认为丙型肝炎跟输血有关,所以是输血后肝炎,分离出了丙型肝炎病毒,确定是病毒感染造成疾病。
语音时长 02:42

2019-09-12

51810次收听

04:22
丙肝好治吗
丙型肝炎的治疗现阶段只需要口服药物三个月就可痊愈。一般来说,对于明确诊断丙型肝炎的患者,首先进行基因型检测,对不同的基因型选择不同的药物。在吃药两个星期左右,进行丙肝病毒定量检查,评估疗效。在治疗三个月停药时再进行一次监测,可以明确病人是否治愈。在停药后的第三个月,给病人进行再次的病毒定量检测,如果病毒定量依然保持阴性状态,病就达到了根治,将来也不会复发。但是对于已经进展到肝硬化的丙型肝炎病人,虽然经过三个月治疗,能够让丙肝病毒彻底被清除,但肝硬化不可逆转,需要长期随访。
02:04
丙肝需要定期检查吗
丙肝病人是否需要定期检查与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相关。丙肝病毒的感染是比较温和的感染,它是一个慢性侵蚀肝脏的过程,它不像乙肝、甲肝或戊肝病毒,肝功的改变非常明显,转氨酶升得很高,病人也会感觉不舒服要到医院寻求治疗。丙肝病毒的进展过程中是肝脏轻微损害的积累,肝脏修复比较困难的时候,它就会逐渐进展成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因此要求丙肝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测,主要是评估丙肝是否有进展,一旦有进展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医疗行为上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