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可以洗澡吗
发布时间:2021-04-20106113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9
3岁宝宝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引起宝宝肚子疼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消化道以内或者以外,包括各个系统各种内科,外科疾病都可能引起孩子肚子疼。所以3岁宝宝肚子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引起孩子肚子疼最常见的诱因,还是各种消化道以内的疾病,最常见的比如像消化道的感染。秋冬季节,孩子往往容易有消化道的病毒感染,在夏秋季节,则常常会有消化道的细菌感染,及时结合孩子的表现,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除了感染之外像常见的,还有其他系统的感染,也可能引起孩子肚子疼,各种消化道以外疾病,像呼吸道感染、心肌炎、心包炎等循环系统感染都是会引起宝宝肚子疼。
03:26
8岁小孩肚子一阵一阵的痛是怎么回事
八岁小孩肚子如果一阵一阵疼,最常见原因是肠痉挛,多是由于饮食不当所引起的,不伴发烧、呕吐、腹泻,一般揉肚子或暖水袋捂肚子能缓解。如果肚子疼,同时伴有腹泻,就是感染引起,可能有肠炎,需化验便常规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以此进行对症治疗。外科性疾病包括肠梗阻、阑尾炎。肠梗阻多见于粪源性肠梗阻。八岁小孩阑尾炎发生率比较高。除了一阵阵肚子疼外,还有恶心、呕吐、发烧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伴有全身症状。需要做辅助检查,如腹部B超或CT,或查血常规的结果来进一步做出判断。
宝宝不停地要吃奶一定是饿了吗
小孩着凉会呕吐吗
婴儿放屁带屎是腹泻吗
婴儿腹泻是肠炎吗
婴儿腹泻可以用艾灸吗
益生菌适合12孩子吃吗
益生菌适合12岁左右的孩子食用,只是相比较而言服用的制剂和其他婴幼儿有所不同。这类儿童适当的服用一些益生菌好处较多,能够改善肠道内菌群紊乱,促使肠道内菌群平衡,还有利于改善儿童过敏体质,但是食用时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小儿肠炎多久能治愈
一旦在患有小儿肠炎之后,自然也会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要想有效达到控制病情,还是需要积极的治疗,基本上在7~10天左右就能够恢复,可是如果不注意日常饮食,常吃垃圾食物,又或者是没有配合医生的治疗,还是会导致病情反复的发作。
小儿病毒性肠炎吃什么东西
小孩病毒性肠炎,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可以通过饮食的方法治疗,所以在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些水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另外就是可以使用止泻类型的药物。另外就是可以喝一些糯米粥,小米粥和山药粥。
两个月宝宝肚子咕噜响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生活中都应该听到过自己的胃部发出呼噜的声音,但是大家一般不会太在意。认为是因为肚子饿了才会不停的咕噜咕噜,但如果肚子频繁发出咕噜咕噜的叫,那就应该认真对待了。肠胃炎、腹泻等都会引起肚子频繁的咕噜咕噜响。
02:37
宝宝肠炎的症状
宝宝肠炎症状包括胃肠道症状,大便增多,性状改变;全身中毒表现;脱水表现;低血钾表现等。宝宝肠炎症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宝宝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性状改变可以是稀便、糊状便、水便、蛋花汤样便、粘液浓血便等。2、表现为全身中毒,如发烧、腹痛、呕吐等。3、表现为脱水,因为肠炎以后大便较稀,排便次数多,造成宝宝脱水,根据脱水程度不同伴有不同症状,最早表现为尿少,之后出现前囟的凹陷、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眼窝凹陷等。4、出现低血钾情况,宝宝心音低钝、腹胀、乏力、精神不好,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表现。
02:43
小孩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感染性因素,二是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病毒感染有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诺如病毒性腹泻;细菌感染有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霍乱弧菌感染引起的霍乱等。另外,肠道外的细菌感染会影响肠道功能,从而引起腹泻,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等。非感染因素包括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饮食因素包括进食不规律或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都会造成腹泻。另外,气候的因素,天气过冷会引起孩子肠蠕动加快造成腹泻;天气太热,孩子进食过多凉东西,也会出现腹泻。
03:07
宝宝肠炎拉肚子该怎么办
第一,要留取大便,不能在尿不湿上刮一点大便,要用塑料袋或保鲜膜留取有粘液、脓血等异样的地方,避免医生因没有大便而无法开药,造成麻烦;第二,调整饮食,不建议禁食,一般主张按原先方式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按原来的次数和时间喂养,人工喂养或已加辅食的孩子,可适当减少食量,在大便正常后再逐渐恢复;第三,预防脱水,因腹泻常伴有呕吐会造成脱水,可以给孩子口服补液盐缓解,但必须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配250毫升温开水冲服,要一次冲完,切记不可减量;第四,口服微生态制剂,乳酸菌素可改善肠道微循环帮助恢复;第五,食用药食同源的植物,比如山药、莲子肉等。
宝宝肠炎发烧该怎么办
宝宝出现发烧的病症就要进行相关的退烧措施,通过物理退烧以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而由于宝宝太小,如果出现其他病症还是慎用药物,一定要及时就医,听医生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