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3要紧吗

发布时间:2021-05-2090503次收听

语音内容: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3不是太严重,有可能是因为发生某些过敏性疾病引起。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荨麻疹或者过敏性结肠炎等。因为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正常范围是0-1。1.3只是稍微有点偏高,说明病情不是太严重。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判断后,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遵医嘱使用些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病情会很快缓解。治疗的同时,需要禁止再次接触过敏源,避免引起过敏反应反复发作。如果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就说明病情比较严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红细胞体积偏低是什么原因
红细胞体积偏低,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铁缺乏以后引起红细胞表面一些改变,也就是红细胞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双凹圆盘状的红细胞,就会出现中心淡染区的扩大,红细胞体积的缩小,出现了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降低。经过补充铁剂以后,这部分病人随着血红蛋白的上升,贫血的纠正,红细胞体积多数可以迅速的恢复正常。再一种情况就是地中海贫血的病人,这部分病人是由于先天的基因的突变,体内携带有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地中海贫血基因导致血红蛋白肽链的合成障碍,生成的红细胞体积很明显小于正常的红细胞。在血常规中,可以检测出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第三种情况就是一些慢性病的贫血,现在叫炎症性的贫血。最常见的长期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人,所导致的贫血。这部分病人中,有一部分也可以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减少。所以出现了红细胞体积的减少,建议病人到血液科就诊,进行相关的检查,确定导致红细胞体积减小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12-30

80940次收听

血常规wbc多少正常
wbc是白细胞英文简写,血常规检查主要是看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是(4-10)x10^9/L,白细胞的分类非常多,血常规中主要检查五类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50%-70%,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20%-4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是1%-5%;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参考值<1%,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参考值是3%-8%。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出现异常时,代表的疾病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偏高时多见于细菌造成的急性感染,淋巴细胞明显升高时多见于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机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嗜碱性粒细胞的异常临床上比较少见一些。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都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去医院血液科进一步做检查,排除血液系统的肿瘤性疾病。总的白细胞计数如果减少,有可能是由于脾功能亢进造成的,也可能是造血功能障碍、骨髓受到抑制后引起的,此外疟疾、伤寒、严重的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也会伴有白细胞的损坏,此时血常规检查看白细胞计数是显著下降的。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104535次收听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血清肌酸激酶也叫肌酸磷酸激酶,英文缩写CK,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对于人体组织能量供应非常重要,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血清肌酸激酶偏高的情况下,还应该看升高的幅度,如果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应该没有什么大碍,可能是一种代偿性反应引起的,如有些人长时间走路、剧烈运动后进行的检查,可能会有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另外病毒性感冒、肌肉酸痛的情况,使用一些药物治疗过程中,如氯贝丁酯,都有可能造成肌酸激酶的轻度偏高。经过休息后,停用相关药物一个月以后再次复查,肌酸激酶基本上也会恢复正常水平,这种情况多不用过于担心。如果血清肌酸激酶显著升高,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骨骼肌损伤造成的,因为肌酸激酶广泛分布在骨骼肌中,横纹肌综合征、骨折后,都有可能造成肌酸激酶明显偏高的情况。第二,心肌损害性疾病,如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如果肌酸激酶敏明显升高,同时肌酸激酶的同工酶也明显高,考虑心肌方面的损伤,特别是病毒感染后没有积极抗病毒治疗,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此外就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CK升高是这些疾病诊断的重要的依据。第三,严重的炎症感染、肿瘤相关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酶谱的变化,此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也可能会出现偏高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18

2021-12-30

68076次收听

01:39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分为两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急性的创伤、炎症,在应激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增加。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一些肺癌等,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03:05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白细胞正常是怎么回事
超敏C反蛋白是一种炎性指标,主要反映炎症反应的。炎症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有时一些病毒感染或原虫感染、真菌感染,也可以引起C反蛋白升高。此外,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也可引起C反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但是白细胞正常,指的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以是免疫反应,即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反应出来就是C反应蛋白升高。还有浆细胞疾病,也会反映出炎症反应增多。还有一些其他的肿瘤性疾病,也可以造成炎症反应,因为炎症反应是一种非感染性的,所以白细胞数量是不增高的。
02:46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怎么回事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占比较低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正常范围是小于0.5×10^9/L,一般数值减少比较常见于一些应激状态。出现伤寒和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感染的时候,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的暂时减少。在某些病毒感染的时候,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嗜酸细胞减少。当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时候,也会出现暂时的嗜酸细胞减少。总的来讲,嗜酸细胞的绝对值减少发生率比较低,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暂时的过程,和原发疾病会有一定的关系。若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应做复查,并寻找相应原因。
02:57
嗜酸性粒细胞数偏低是因为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的占比非常低,一般在0.5×10^9/L以下。一些应激情况,像寒冷、饥饿,可看到嗜酸性粒细胞一过性减少,某些病毒感染也可看到一过性的嗜酸粒细胞减少。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时候,也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也会见到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更关注的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带来的危害,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更常见的是一些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皮炎,以及湿疹的疾病。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较高,甚至是时间非常长,则应怀疑骨髓增殖性疾病。
03:10
父亲是AB型血母亲是B型血孩子是什么血型
父亲是AB型血,母亲是B型血,一般按照血型的遗传规律,他们所生的孩子,可能有的血型是A型、B型和AB型三种血型,不可能出现的血型是O型。控制ABO血型的遗传基因位于第九条染色体上,该位点上有A、B和O三个等位基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性基因。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嗜碱性粒细胞偏高的病因比较多,具体是哪种因素引起,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比如,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同时伴有荨麻疹等症状,就可能是因为接触某种过敏源,引起身体出现过敏反应后,导致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如果身体出现发烧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升高,同时伴有嗜碱性粒细胞偏高。说明是身体感染某种病菌,因为发生感染性疾病,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偏高。还有些人如果患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或者或者骨髓纤维化疾病等,也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偏高。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74549次收听

正常白细胞值是多少
白细胞的数值明显的增加,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正常人的白细胞都是在4000到1万微升左右,如果明显的偏高是因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又或者是血液疾病,过敏因素,中毒因素,另外在经过严重损伤之后,也可能会导致白细胞明显的增加。
献血的好处和坏处
献血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体血粘度,防治高粘血症的出现,让人长期保持头脑清醒,另外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癌症的出现几率,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但是经常献血,它也会使得血管出现有不可修复的破损,在外力挤压下很可能会出现有血管破裂。另外献血之后,由于血养供应不足,也经常会使得人们出现头晕。
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
当我们人体血液循环不好的时候,可以进行提脚跟法的锻炼来缓解这种情况。要坚持每天都用热水泡脚,这样也能起到改善血液循环不好的情况。还有一种洗冷热浴的方式,也可以有效的缓解血液循环不好的症状。
白细胞高的原因是什么
白细胞高可能是生理原因、药理原因、病理原因等导致的,需要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血小板疾病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疾病分为血小板减少和增多两类疾病。人体血液系统有三个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即红血球、血小板和白血球。血小板在人体里最主要的是凝血的作用,身体任何地方出现了破损,血小板会把伤口堵上,不至于流血过多,所以血小板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生命的保护屏障。
语音时长 01:02

2018-09-30

63620次收听

做足功课,让孩子远离血液病
不久前,我和身边的家长朋友开了一期“做足功课,预防血液病”沙龙。那一天,我还有幸邀请到了导航医院的李继杨医生和我一起来分享有关成人血液病的一些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