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涎过多 不能制约的药粥疗法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关键词: #小儿
关键词: #小儿
儿童流口水,俗称“流口水”,是指儿童流口水过多,经常流出,严重者可引起局部潮红、侵蚀。这种疾病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很常见,如果是由牙齿引起的,就不是病态的。
脾液是唾液,连泉是津液的通道,脾胃积热,连泉不能限制,或脾胃虚寒,不能收集津液,会导致唾液,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嗜冰棒、冷饮等,更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大多数虚拟证据,当脾脏干湿,胃唾液治疗时,可选择以下粥疗法。
薏苡仁、薏苡仁、白扁豆各15克,白糖适量。将薏苡仁、白扁豆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煮熟后加入白糖,再煮一两次,每天1剂,连续5剂~7天。清热泻脾。适用于儿童口角流涎、口液粘稠,甚至口角发红、尿短发红、大便发臭或干燥、面红唇红、舌红、苔黄厚等。
马齿栀子粥马齿苋15克,栀子花1朵,米饭30克,白糖适量。选择马齿苋和栀子花,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5克~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米煮粥,或将鲜马齿苋和栀子花洗净,切好。粥煮熟后,加入粥中,加入白糖,然后煮一两次。每天1剂,连续5剂~七天。清热泻脾。
辣椒红牛肉粥四川辣椒,红豆蔻各5克,牛肉50克,米饭30克,调味品适量。将牛肉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中,用淀粉、酱油、料酒混合备用。首先取川椒和红蔻水煎汁,加入米饭煮粥,煮沸后加入牛肉等,煮至粥煮熟,加入盐和味精调味,然后煮一两次,每天一剂,连续3次~5天。在温度下健脾。适用于小儿流口水、流口水清淡、饮食减少、小便清长、大便正常或稀疏、面白唇淡、舌质淡、苔薄白等。
姜丁牛肚粥生姜2片,丁香粉1克,牛肚50克,米饭30克,调味品适量。把姜切成细末。洗净牛肚,煮熟,切好。先取米饭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煮熟后加入牛肚、生姜、丁香粉、调味品等,然后煮一两个,每天煮1剂,连续3剂~五天。温中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