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艾灸是中医养生中常见的方法。它主要是将干燥的艾叶制成条状,然后用火熏制人体,以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虽然艾灸有很多功效,但也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以下是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的作用
1.排毒减肥
艾灸有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从而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改善便秘、脂肪堆积等问题。
2.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畅的经络有利于气血运行和营养物质的输布。如果病邪侵袭和经络阻塞,就会引起疾病。艾灸利用其温暖肌肤、温暖肌肤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通络的作用,已达到治疗寒冷凝血停滞、经络阻塞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效果。
3.杀菌消炎
艾灸过程中会产生药性烟雾,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作用,可治疗痔疮、前列腺、水泡、阴道炎等。
4.扶正祛邪
正气内存是邪恶的,艾灸可以通过对某些穴位进行艾灸来培养人体的正气,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艾灸的禁忌
1.注意保暖防暑。因为艾灸时要暴露体表部位,冬天要保暖,夏天高温时要注意防暑,室内温度要调节,窗户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干净。
2.特殊敏感部位不宜艾灸,如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孕妇的腰骶部和下腹部、人体的心脏、眼睛等易受伤害的部位。
3.阴虚火旺、邪热内炽的患者不宜用艾灸治疗,如中风闭证、高烧神晕、咯血吐血等。
4.艾灸是用火点燃艾条后进行熏蒸和艾灸。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烫伤。因此,艾灸必须谨慎。一般来说,艾灸不能在脸上进行。
5.疤痕灸法不能用于经常活动的部位和关节,以免化脓后艾疮难以愈合。
也就是说,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艾灸的时间,如失眠应该在睡觉前艾灸。饭前不要空腹,饭后立即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