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经间期出血以及贫血,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月经周期不规则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紊乱导致的,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波动,进而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和脱落的时间,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的情况。此症状可能表现为提前或推迟来潮,也可能是间歇性的。
2.经期延长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者子宫肌瘤等病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经期延长。经期延长通常是指月经持续时间超过7天以上。
3.经量过多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而孕激素不足,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容易发生突破性出血,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的现象。经量过多指的是每次月经期间失血量超过80毫升。
4.经间期出血
当患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后,会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不稳定,造成子宫内膜局部出现异常增生,易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增多,进而引起少量阴道出血的症状。这种出血通常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且出血量较少。
5.贫血
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长期存在月经量多的情况,则可能会因血液流失过多而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可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情况。
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宫颈涂片以及必要时的激素水平检测。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或黄体酮类药物,以调节月经周期。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