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瘤和脑动脉瘤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不同,基底动脉瘤位于大脑深部的基底动脉,而脑动脉瘤是泛指大脑动脉血管壁局部病理性膨隆的情况,主要包括颅内的各类动脉瘤。
基底动脉瘤更具危险性,常发生在供应脑干和小脑的基底动脉上,由于该位置临近神经中枢,破裂后可能导致致命性脑出血或昏迷。而脑动脉瘤则包括大脑其他部位的动脉,比如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或中脑动脉等瘤体。两者在症状表现上也有差异,基底动脉瘤多表现为剧烈头痛、复视、眼睑下垂或意识障碍;脑动脉瘤则可能表现为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比如记忆力下降、肢体无力或癫痫发作等。小型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可能长期无症状,而基底动脉瘤即使不破裂也容易对神经系统产生压迫。
无论是基底动脉瘤还是脑动脉瘤,都需要早期诊断与治疗。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控制(如使用降血压药物稳定瘤体)、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支架或栓塞手术)和开颅手术夹闭。例如,通过弹簧圈栓塞能在瘤体内部封堵血流,降低破裂风险;支架联合辅以弹簧圈技术则适合复杂动脉瘤;对于手术位置允许的患者,还可通过开颅夹闭直接切断瘤体血流。
为预防这类疾病,应尽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并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还需定期体检,通过脑部核磁共振(MRA)或CT血管造影(CTA)筛查高危人群。一旦出现突发性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或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应立刻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