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的首要症状通常表现为血尿,但病情发展可能伴随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其他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治。针对不同症状,可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用药、控制饮食和调整生活方式。
1、血尿
血尿是肾小球肾炎的标志性症状,通常分为显微镜下血尿和肉眼可见血尿。显微镜下血尿需在显微镜下检测红细胞数量,而肉眼可见血尿会让尿液呈现红色或棕色。血尿的出现是肾小球血管受损后红细胞渗漏到尿液中的表现。
治疗涉及控制炎症反应。医生可能会开具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药物。
生活方式管理:尽量减少对肾脏的负担,低盐饮食可有效减轻症状。
2、蛋白尿
蛋白尿也常伴随肾小球肾炎,表现为尿中泡沫较多,这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后蛋白质漏入尿液的结果。蛋白尿过多可能会导致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
医生可能会开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如洛沙坦)、他汀类药物或其他病因相关药物。
日常饮食:增加优质低蛋白食物摄入,如鱼、蛋清,并限制盐分摄取。
3、水肿
水肿主要发生在眼睑或下肢,是体内蛋白质流失后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和液体滞留的结果。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全身浮肿或胸腹水积聚。
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日常管理:减少水和钠的摄入,保持正确的体液平衡。
4、高血压
高血压是部分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由于肾功能下降后体内钠盐潴留与肾素分泌异常共同引发。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血管损害。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包括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等。早期干预可最大程度保护肾脏功能。
生活调整: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和控制体重。
肾小球肾炎症状早期可能较隐秘,需提高警惕,注意尿液变化和全身症状。如果发现血尿、蛋白尿或水肿,建议尽快就医,接受尿常规、肾功能和影像学检查以确诊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有计划的治疗与积极的生活干预是控制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