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导致扁桃体肿大是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这会让扁桃体充血、增生甚至产生化脓,严重时还可能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如发烧和吞咽困难。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防止复发。
扁桃体炎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扁桃体炎常见于细菌感染(如链球菌),也可能由病毒感染(如EB病毒)引起。感染后,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被触发,产生炎症因子,导致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症状。慢性扁桃体炎多由反复发作的急性感染或未完全治疗的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持续性轻微肿胀、异味或扁桃体结石形成。如果扁桃体肿大过于严重,会压迫呼吸道引起打鼾或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增加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
治疗方面,细菌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但需根据医生指导完整疗程。针对病毒感染,则以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和对症治疗为主,比如缓解症状的镇痛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若反复发作或肿大严重影响呼吸和吞咽,可以考虑扁桃体切除术。饮食上宜选择营养均衡、易咀嚼的软质食物,如粥、炖蛋等,并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尤为重要,每餐后漱口或使用无酒精漱口水,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
如出现持续高烧、呼吸困难或严重疼痛,应及时就医,因为可能需要进一步的专业诊断或治疗。尤其对于反复感染的患者,定期体检和预防护理能够降低扁桃体炎的发生率,保证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