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大便时有肉球脱出并伴随出血的情况,建议尽快就医,可能与痔疮、肛裂或直肠黏膜脱垂等疾病有关,需由专业医生诊断与处理。
肉球脱出的情况常见于内痔脱出,这种情况多会伴随着排便时的出血,尤其在大便干燥或者用力排便时更明显。肉球通常是指痔核或者脱出的黏膜组织,柔软并可能自发或用手推回肛门内。内痔常见于长期便秘、腹泻、久坐等引起的肛门压力增大,妊娠期间或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也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如果脱出组织坚硬或伴有持续疼痛,可能合并其他问题,如外痔血栓或肛周脓肿。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直肠黏膜脱垂,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排便后肉球无法自行回位,需要手动复位甚至持续脱出于肛门外。如果伴有大量出血或其他症状,如腹痛、排便困难,则应高度重视。有些患者可能误以为这种表现是“上火”引起的简单出血,因而采取随意购买膏药或止血药的方式处理,这是不正确的。
尽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的情况。如果已经出现便血或怀疑黏膜损伤,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可以在饮食中多加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芹菜、红薯等,同时严格控制久坐时间。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由肛肠科医生进行检查处理以明确病因,不建议拖延症状,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