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鼓膜置管术是什么

耳鼻喉科编辑
7次浏览

鼓膜置管术是一种用于治疗中耳积液和改善听力的微创手术,主要通过在鼓膜上放置一个小管来帮助中耳通气。它通常用于儿童和部分成人,尤其是反复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问题的患者。

中耳是位于鼓膜之后的小腔室,正常情况下通过咽鼓管与外界相通。当咽鼓管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中耳积液或负压,这会影响听力并增加感染风险。鼓膜置管术旨在通过在人造的小通气口放置通气管,缓解压力并排出积液。通气管通常为硅胶或金属材质,根据需要可选短期或长期管。

手术过程通常在全身或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在鼓膜上开一个很小的切口,将积液吸出后放入通气管。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十几分钟,创伤很小。术后患者通常当天即可回家恢复,短期轻微耳痛是常见的反应,但大多很快消失。如果是儿童进行手术,配合配合定期耳科随访显得格外重要,以监测恢复情况。

管的留置时间依材质和病情不同,可能从6个月到2年不等,之后会自然脱落或由医生取出。但要注意,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可在洗澡游泳时佩戴耳塞以防感染。如出现耳道流脓、持续疼痛或听力未见改善,应及时就医。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