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亚型,其主要特征是肺泡壁的不可逆损伤,导致气体交换功能下降。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以及体力下降。控制肺气肿需避免病因,例如戒烟,并采取药物、氧疗及肺康复训练等多方面措施。
1)什么是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由于肺泡壁的损伤或破坏导致肺泡扩张和数量减少,从而使肺的弹性减弱、气体滞留于肺内。肺气肿通常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范畴,这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两个主要类型。肺气肿会导致患者肺功能显著降低,尤其是气体交换能力受损,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肺气肿的主要病因
肺气肿的病因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遗传因素:a1-抗胰蛋白酶缺乏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会增加个体患肺气肿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吸烟是肺气肿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吸烟会损害肺泡壁,加重气道炎症并促进肺组织的破坏。长期接触空气污染或有毒气体(如职业暴露)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肺组织逐渐丧失弹性,老年人更易患病。
病理变化: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染等疾病会促进肺气肿的发生。
3)肺气肿的治疗与管理
目前肺气肿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积极管理可以改善症状、减缓病情发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常用短效或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沙丁胺醇)、吸入类固醇(ICS),以缓解气道痉挛,控制炎症,提高肺功能。
氧疗:对于重度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氧疗需严格遵医嘱进行,不可随意调节浓度或时间。
肺康复训练:呼吸练习(如缩唇呼吸)和低影响的有氧运动(如步行、瑜伽)有助于提高患者耐力和呼吸效率。
戒烟及日常护理:戒烟是肺气肿治疗的核心措施,同时需注意补充营养,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或二手烟。
肺气肿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部分,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等。建议出现疑似症状的患者尽早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并制定系统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