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到底是怎么得的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肾病综合征的发生通常与遗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异常、外伤及其他病理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肾脏正常功能,导致异常的蛋白质丢失和水肿等症状。
遗传因素是导致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使肾小球屏障功能异常,增加了患病风险,特别是在儿童中,这种遗传性更为明显。环境因素包括长期暴露在污染源、不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药物毒性等,这些外部刺激会直接或间接损伤肾小球滤过膜,诱发肾病综合征。生理因素,例如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会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引发免疫反应过度,从而伤害肾小球。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和HIV感染均是较常见的诱因。外伤和毒性损伤,例如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抗生素)和毒素,可能直接作用于肾脏,导致肾损伤。某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狼疮等,也可能通过慢性病程损伤肾脏而引发这一综合征。
如果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规范治疗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是常见方法之一,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骁悉)及利尿剂(如呋塞米)控制水肿。饮食调整对护肾也十分重要,限制钠盐摄入,建议减轻肾脏负担,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以弥补丢失的蛋白质,但要避免摄入过多。保持日常身体活动对于增强体质也有帮助,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遵医嘱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尿蛋白水平和肾功能非常关键。
一旦出现反复水肿、尿量减少、泡沫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生活中,应防止反复感染,警惕感冒等应激状态,养成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肾病综合征发病风险或延缓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