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消化内科

急性肠胃炎如果出现严重腹泻、呕吐、持续高烧、脱水症状(如口干、尿量减少、头晕乏力)时,应该立即就医,如症状较轻,可以在家进行基础护理和治疗。

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同时可能伴有疲劳感和食欲不振。腹泻常表现为稀水样或黏液性大便,每天多次;恶心和呕吐则是由于胃肠道刺激或感染引起;发热多数提示细菌感染,通常低度至中度发热;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和脱水,表现为口干、尿液减少、乏力等。引起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或饮食不洁、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

轻度肠胃炎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足够休息自行缓解。停止食用刺激性或生冷食物,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清粥、蒸土豆、煮白面等;水分补充非常重要,可适量喝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预防和缓解脱水。适当药物可帮助缓解症状,如蒙脱石散用于止泻,黄连素片用于抗菌止泻,口服补液盐用于电解质平衡。若感染较重,需要抗生素治疗,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一些病例可能伴有剧烈呕吐,可口服多潘立酮片缓解恶心。

为了预防急性肠胃炎,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勤洗手,尤其是进食前和如厕后,避免生食海鲜及未煮熟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洁水源或经过净化的饮用水。如出现严重不适,务必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避免因脱水或并发症加重病情。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