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通常从症状出现前2天至症状完全消退后约5天,是高度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应特别注意隔离和防范。此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发现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播。
1、病因与传播方式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传播方式包括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受感染者的唾液或分泌物。例如,与感染者近距离交谈、共用餐具等均可增加感染风险。病毒在感染者发病前2天和发病症状出现后5天内传染性最强,因此此阶段隔离至关重要。
2、症状与传染期特点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疲倦、食欲减退,以及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腮腺区域的压痛,进食酸性食物时加剧。部分患者可能伴随睾丸炎(男性)、卵巢炎(女性)或脑膜炎等并发症。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建议立即就医以防止病情加重。需注意的是,即使患者的症状较轻,仍具有传染性,因此不要忽视早期防护和隔离。
3、治疗与隔离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暂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发热时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腮腺疼痛可适当热敷缓解。建议患者多喝水、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隔离期应从症状出现前2天至症状完全消退后约5天,避免进入公共场所,也不要与易感人群(如未接种疫苗者、孕妇)接触。
4、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
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常与麻疹和风疹疫苗联合,即MMR疫苗)是预防的最佳方法。通常孩子在12-18个月大和4-6岁时接种两剂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日常生活中,保持手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使用个人餐具等行为也有助于预防感染。
隔离与及早预防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传播的关键。如果您或家人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采取妥善的隔离措施,以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