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两种类型是什么

内分泌科编辑
1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的两种类型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这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完全缺乏,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多与遗传、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主要特征。以下分别介绍两种类型的成因与应对方法。

1、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了胰岛中的β细胞,致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完全停止。这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能出现在成年人身上。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如HLA基因)可能增加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可能诱发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细胞。

应对:

1、胰岛素治疗:患者须终生依赖注射胰岛素,如短效、长效或混合胰岛素,以调控血糖水平。

2、血糖监测:通过指尖血糖检测仪或连续血糖监测设备,动态了解血糖变化,精准调整治疗方案。

3、饮食与运动管理:采用碳水化合物计量法搭配科学饮食计划,结合适量运动控制血糖。但必须谨慎预防低血糖。

2、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更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多发生在成年后,主要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减少。生活方式和肥胖是主要诱因。

遗传因素:家族病史会增加患病风险。

环境因素:高糖、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容易引发肥胖,促进胰岛素抵抗。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代谢功能下降,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失效。

应对:

1、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SGLT-2抑制剂(抑制葡萄糖重吸收)等。

2、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控制:多摄入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如燕麦、全谷类和绿叶蔬菜,减少高糖高脂食物。

规律运动:每周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3、体重管理:通过饮食控制与运动减轻体重,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病因、治疗方式及管理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但都需坚持长期血糖管理和定期随访。发现异常血糖后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风险。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