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肾内科

肾炎与肾功能不全的区别在于

肾内科编辑
8次浏览

关键词: #肾炎 #肾功能

肾炎与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区别在于疾病性质和病程阶段:肾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或过敏反应引起;肾功能不全则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下降,是肾脏疾病发展的后果之一。了解两者区别有助于及时识别病情并采取适当治疗方法。

1、疾病定义

肾炎,又称肾小球肾炎,通常指肾小球的炎症性变化,可由链球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或毒素侵入引发。它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炎发生迅速,若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较好;慢性肾炎则进展较缓,可能逐步损伤肾功能

肾功能不全是一种生理状态,意味着肾脏无法正常滤除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

2、症状表现

肾炎和肾功能不全在症状方面有所差异:

肾炎:早期的显著特征为尿液变化,如肉眼血尿或泡沫尿,同时伴有轻度水肿和高血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或腰痛。

肾功能不全:症状较为系统化,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尿量减少、浮肿等。晚期患者可能引发全身性酸中毒、电解质失衡和心血管并发症。

如出现血尿或长期乏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明确诊断,以防病情延误。

3、病因对比

肾炎通常起因于以下几点:

感染:如链球菌引发的急性肾小球肾炎。

自身免疫异常:如IgA肾炎和狼疮性肾炎。

药物或毒素:对肾脏的过敏反应或毒性损伤。

肾功能不全的诱因则更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或先天性疾病:如多囊肾。

长期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

急性外部伤害:包括严重脱水、药物毒性、心功能衰竭等。

4、检查与诊断

肾炎的诊断主要依赖尿常规检测、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而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则侧重于血清肌酐、尿素氮(BUN)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必要时可通过肾活检明确具体病因。肾功能不全患者还需评估电解质水平和酸碱状态。

5、治疗方法

肾炎和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症状制定:

肾炎治疗:

1.防治感染:抗生素如青霉素用于链球菌感染。

2.抑制免疫反应: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应用于免疫相关性肾炎。

3.降压和利尿: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及利尿剂缓解浮肿。

肾功能不全治疗:

1.控制原发病:如降糖药物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压。

2.补充电解质:纠正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3.必要时透析:严重者需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6、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对肾炎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尤为重要:

低盐、高质量蛋白饮食;严格控制钠、钾、磷的摄入。

适量饮水;避免饮用含糖或含酒精饮品。

避免过劳;保持充足休息和适量运动。

肾炎需及早诊断、妥善治疗,避免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而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密切监测疾病进展,必要时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质量。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