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治疗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缓解鼻塞的药物等,应根据症状针对性选用,同时提倡多休息、多喝水,增强机体恢复能力。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好,需前往医院就诊。
1、解热镇痛药
感冒常伴有发热或全身酸痛症状,此时可以选择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阿司匹林。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缓解关节和肌肉疼痛。使用时需遵守剂量建议,不宜过量服用。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因为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2、抗过敏药
感冒经常伴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以适当使用抗过敏药缓解不适。如氯苯那敏(扑尔敏)、西替利嗪或非索非那定等抗组胺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现象,驾驶或高空作业时应谨慎使用,具体选用哪种药物建议先咨询医生。
3、缓解鼻塞药物
如果出现鼻塞影响呼吸,可以选择使用伪麻黄碱口服药,或含有减充血剂的鼻喷剂,如羟甲唑啉或氯唑沙宗类药物。鼻喷剂一般短期使用效果较好,但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至5天,否则容易导致药物性鼻炎。
4、中成药
在感冒初期,很多人会选择中成药进行调理缓解,如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或感冒清热颗粒。这些药物在缓解感冒部分轻症状时效果较好,但也要遵医嘱用药,避免任意混用。
5、自然缓解方法与生活护理
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摄入足够的水分,并适当补充维生素C(如食用水果和蔬菜)。温热的水蒸气可以缓解鼻腔堵塞,生姜红糖水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寒发汗,这些方法可以配合药物使用。
感冒大多数为自限性疾病,通过正确用药与良好休息通常一周内会恢复。如遇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或感冒时间持续超过10天,则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