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硬化症引起的肾萎缩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肾动脉硬化症引起的肾萎缩是由肾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肾实质慢性缺氧和纤维化,有可能引发肾功能下降,甚至诱发肾衰竭。患者需要尽早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肾动脉硬化症是一种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见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和有代谢综合征的人群。由于动脉壁增厚或斑块堵塞,肾血流减少,长期缺血会导致肾单位丢失,最终表现为肾萎缩。病理影响主要集中于肾小动脉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甚至伴有肾实质细胞的坏死。症状早期可能并不明显,常被发现于体检中的影像检查或血压异常。而中晚期则可能表现为持续的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甚至尿毒症。长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也是加剧病变的危险因素。
为了缓解进展,首先可通过药物治疗降低血压、改善局部供血,常用的药物包括RAAS抑制剂(如厄贝沙坦)、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如药物难以改善,还可通过介入治疗,如肾动脉成型术或血管支架植入术恢复血流。饮食调整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建议限制盐分摄入(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