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严重性,特别是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控制,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但通过积极的治疗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多数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肺气肿的本质是肺部的气囊逐渐扩展并失去弹性,导致呼吸功能下降,患者常感到呼吸困难、咳嗽或咳痰。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程发展和治疗是否得当。如果肺气肿未能早期干预,随着肺功能的逐步丧失,可能会引起心肺负担过重,甚至出现肺动脉高压或心脏衰竭。吸烟是肺气肿的主要病因,其次是空气污染、职业粉尘、遗传因素等都会增加患病风险。通过戒烟、减少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暴露,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发生。慢阻肺(COPD)患者也特别容易出现肺气肿,因此有相关基础病史的人需格外注意。
在治疗上,药物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吸入型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或沙丁胺醇)、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及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罗氟司特)是常用药品组合。对于病情较重且反复急性加重的患者,可选择无创正压通气(NIV)帮助改善呼吸功能。肺康复治疗,包括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也被证实能增强患者的呼吸肌耐力,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能受益于手术治疗,如肺减容手术或肺移植,对极严重病情有一定帮助。
建议早期肺气肿患者立即戒烟,远离空气污染环境,遵循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并定期监测肺功能。饮食上注意多摄入含抗氧化物质的蔬果如菠菜、蓝莓,以及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杂粮,减少呼吸道炎症。适度运动如快走或瑜伽也对改善肺容积有帮助。如果症状加重如频繁气喘,请立即咨询呼吸内科医生,及早获取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