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与肛漏是一回事吗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大便失禁与肛漏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各自的病因和症状表现有很大差异。大便失禁指控制排便能力丧失,而肛漏则是由于肛瘘导致的排泄物不自主流出。了解二者的区别,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1、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一种指肛门括约肌或神经控制受损,导致无法正常维持肛门闭合状态的情况。常见病因包括:
生理因素:与年龄增长有关,尤其是中老年人,由于盆底肌肉和括约肌功能减弱。
外伤或手术:肛门括约肌受损,如分娩、痔疮手术等可能导致大便控制能力受损。
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脊髓损伤和帕金森病,可能会影响大脑与肛门肌肉的协调控制。
炎症或感染:如慢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可能会损害肛门括约肌或周围组织的功能。
解决方法:治疗大便失禁的方法取决于病因:
1、药物治疗:可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缓解腹泻引起的大便失禁;或考虑促进排便规律的药物。
2、盆底训练: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改善肛门控制能力。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括约肌修补术或神经刺激疗法(如骶神经刺激)。
2、什么是肛漏(由肛瘘引起的漏便)?
肛漏通常是由于肛瘘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表现为肛门周围组织形成异常的管道(瘘管),导致粪便或脓液不自主渗出。肛瘘的主要病因包括:
感染或脓肿:肛腺感染后形成脓肿,脓肿破裂后形成瘘管。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增加肛瘘的风险。
外伤或者手术并发症:肛周组织受损可能诱发肛瘘。
解决方法:
1、药物辅助治疗:抗生素可以帮助控制急性感染或炎症。
2、手术治疗:肛瘘的治愈往往需要手术,常用方法包括瘘管切除术、挂线术或胶原填充物闭合。
3、日常护理: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可以在术后配合使用温水坐浴,促进恢复。
3、大便失禁与肛漏的主要区别
病因不同:大便失禁更多与神经、肌肉功能相关,而肛漏则是局部病理性改变(肛瘘形成)。
症状表现不同:大便失禁是排便意识丧失,而肛漏则为排便后瘘管分泌粪便或脓液。
治疗方法不同:大便失禁的目标是恢复控制能力,更多依靠生理康复和神经调控,而肛漏针对的是瘘管修复。
对于二者均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实际病情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案,以避免症状加重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