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妇产科

产后出血超过多少毫升算严重

妇产科编辑
14次浏览

关键词: #产后出血 #产后

产后出血超过500毫升即为异常,超过1000毫升则被定义为严重产后出血,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以避免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影响产后出血的原因可能包括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撕裂、胎盘滞留等,可通过药物止血、手术,以及后续预防性护理等加以控制和干预。

1、产后出血的定义及严重程度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范围。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即为异常,而超过1000毫升被认为非常严重。出血量的具体判断可以通过专业医护人员使用量杯或者吸引装置衡量,或者通过观察血迹对比出血量。

应对措施:观察产妇的症状(比如面色苍白、头晕、脉搏加快),一旦出血量异常或伴有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就医。

2、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无法有效收缩是最常见的原因,占产后出血的70%-80%。生产后,子宫收缩能够压迫血管,减少出血量。当收缩乏力时,血流无法被阻止而引起严重的反复出血。

解决方法:可通过注射催产素(如缩宫素)、按摩子宫等方法加强子宫收缩。如药物无效,可以通过手术大范围结扎止血或子宫切除。

(2)产道损伤

在分娩过程中,特别是难产、大胎头或医疗介入情况下,产道(如子宫颈、阴道或会阴)可能发生裂伤。这种情况下,出血不会因子宫收缩而减少,需要对损伤部位进行修补。

解决方法:一旦发现产道明显撕裂,需紧急缝合,并配合抗感染治疗。

(3)胎盘异常

胎盘滞留(胎盘部分或全部未能完整排出)或胎盘粘连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胎盘与子宫内壁分离不完全会导致持续性出血。

解决方法:通过人工清宫或手动剥离胎盘,必要时辅助手术清理子宫腔。

(4)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产妇本身患有血液疾病(如血友病、DIC),可能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出血状态。

解决方法:需要及时补充凝血因子或输血浆,配合止血药物以控制病情。

3、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1)适当孕期管理

在孕期做好产检,尤其是高危孕妇,应关注胎盘状态及子宫健康情况,避免可能的意外风险。

(2)监测分娩过程

在分娩过程中由专业医护团队全程陪伴,防止因操作不当或病理原因造成产后并发症。

(3)加强营养及护理

产后适当补充营养,尤其是补铁及补血,增强体质,促进子宫恢复。

产后出血超过1000毫升属于严重情况,需要立即医学干预。加强孕期产检、分娩监控及产后护理管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及其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关键。产妇及家属若发现异常,应第一时间联系医生,避免高危后果。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