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内痔疮有点疼通常需要尽早就医,尤其是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因为内痔疮可能引发更多并发症。如症状轻微,可尝试饮食改善、温水坐浴等方式缓解,但仍建议咨询医生确定治疗方案。以下从内痔疮的病因及缓解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内痔疮的病因
内痔疮是由于直肠下端的静脉遭受压力持久扩张、充血形成的肿物。常见病因包括: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痔疮,个体容易有相似的静脉壁结构薄弱问题。
环境因素:久坐工作、缺乏运动、不良如厕习惯(如蹲厕时间过长)。长时间的压力会导致局部血流不畅,静脉扩张。
生理因素:老年人因组织退化更易患内痔。孕妇由于腹部压力增大,也是高发人群。
不健康的饮食:长期摄入辛辣油腻食物,纤维素摄入不足,使得便秘频发,增加直肠压力。
便秘和长期腹泻:加速直肠黏膜的摩擦和损害,引发静脉瘀血。
2、如何缓解内痔疮引发的疼痛
如症状轻微,可尝试以下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改善:
饮食改善: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减少便秘频率,缓解直肠压力。
保持规律排便:不要长时间憋便或用力排便,排便时间不要过长。
温水坐浴:每天2-3次,使用40℃左右的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及改善血液循环。
应用药物:市面上有多种外用痔疮膏或栓剂(如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可以减轻炎症与疼痛。但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就医可能涉及的治疗方法
如果疼痛持续或病情加重,及时就医尤为重要。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选择:
非手术治疗:如橡皮圈结扎法、硬化剂注射或红外线凝结法,用于缓解中轻度内痔。
手术治疗:严重内痔可能需手术切除,如痔疮切除术(PPH术)或传统外切术。
综合治疗:在日常治疗同时,辅以调整饮食和排便习惯,避免病情反复。
4、需警惕的症状
如果内痔疮伴随大量出血、剧烈疼痛、肿物脱出无法还纳等,可能提示病情严重,需立即就医检查,以排除可能的其他疾病如肛裂、直肠肿瘤等。
内痔疮虽为常见病,但不容忽视。无论轻重,早期干预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若感到疼痛,不妨咨询医生,根据病情采取合适方案,避免拖延治疗导致疾病加重或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