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出现直肠疼痛时需警惕,若伴随发热、便血等症状,或情况持续,请及时就医。
儿童直肠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包括便秘、肛裂、寄生虫感染以及炎症性肠病等。便秘是导致直肠疼痛的主要原因,由于大便干硬在排便时划伤直肠,疼痛便随之而来。而肛裂则可能由用力排便造成,症状常包括排便时刺痛或见少量鲜血。寄生虫感染如蛲虫更常见于幼儿,儿童可能会因肛门瘙痒而抓挠,进而导致局部疼痛。
如果疼痛与便秘有关,家长可尝试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多吃含膳食纤维的蔬果,比如红薯、苹果、菠菜,并确保每日饮水充足,从而帮助软化大便。对于较小的宝宝,辅食中可以加入含水分多的果泥。若因肛裂引发疼痛,温水坐浴对缓解疼痛有一定帮助,同时应避免让孩子久坐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症状。假如怀疑寄生虫感染,可以观察孩子夜间是否经常抓挠或肛门周围皮肤是否有异常,必要时到医院检查。
为了预防类似情况,一方面家长需要培养孩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粪便堆积过久,另一方面需要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和干燥。要确保儿童摄取均衡饮食,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否则会增加便秘的风险。特别是注意教育孩子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这对预防寄生虫感染尤为重要。如果自行调整一两天后,症状没有好转,或疼痛程度明显加重,必须尽早前往医院进行专业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