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下有疙瘩建议挂皮肤科或普通外科就诊,若疙瘩伴随红肿疼痛、迅速长大或影响活动,还需优先外科处理。因为疙瘩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淋巴结肿大或皮下感染,而不同病因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皮脂腺囊肿是常见原因之一,通常表现为皮下圆形肿块,触感柔软,可能反复发炎引起红肿疼痛;脂肪瘤则是良性脂肪组织瘤,触感柔软但多数无症状;若为淋巴结肿大,通常因感染或免疫系统的反应所致,多分布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区域;皮下感染如脓肿,往往伴随红肿热痛,并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等症状。一些罕见情况如皮肤癌或恶性肿瘤转移,也会以皮下疙瘩为初期表现,但多伴随其他明显症状。
治疗上,皮脂腺囊肿和脓肿的急性感染期可通过抗生素控制感染,恢复后需外科切开引流或手术切除;脂肪瘤若不造成不适,一般可观察,如需处理则通过局部切除;淋巴结肿大若由感染引起,需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头孢类抗菌药治疗,而持续数周不缓解甚至增大,建议进一步通过超声或穿刺检查排出恶性病变。日常护理上,若伴感染肿痛,可局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并缓解不适。平时保持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避免因感染诱发的淋巴结肿大。
疙瘩明显变化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乏力、皮肤破溃等需尽快就医并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超声、血液化验或组织活检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