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胆管炎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症状表现,胆囊炎通常是胆囊的炎症,而胆管炎则指胆管系统的感染或炎症。胆囊炎的典型症状是右上腹疼痛和压痛,并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而胆管炎更常表现为腹痛、高热、黄疸的“查科三联征”。正确鉴别两者对于及时治疗十分关键。
胆囊炎多由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其慢性感染和胆囊壁的长期刺激可以导致局部炎症,严重时甚至诱发胆囊坏死。胆绞痛是典型表现,患者可能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痛,腹部压痛明显,且可能向右肩放射。由于胆囊炎通常不表现为全身感染症状,因此黄疸较少见。胆管炎则不同,通常因胆总管结石阻塞或肿瘤压迫引起其胆汁淤积,导致细菌感染,患者会表现为右上腹胀痛伴寒战高热和皮肤、巩膜黄疸。当感染扩散,可能引起脓毒血症,极端严重时形成“雷诺五联征”,即在三联征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和神志改变。慢性胆管炎可能伴随反复的黄疸和轻度腹痛。
要诊断胆囊炎与胆管炎,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特殊功能检测。急性胆囊炎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常增高,但胆红素水平通常正常,同时可通过腹部彩超或CT观察胆囊增厚、积液等特征;胆管炎则更倾向于显示肝功能异常指标(如ALT、AST、ALP升高)和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在CT/MRCP成像中见到胆管扩张或结石。治疗方法也因疾病差异而不同。胆囊炎患者推荐初期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或氟喹诺酮类),严重者可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炎则通常需要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胆道减压,同时应用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碳青霉烯类,严重者可能需外科手术解除阻塞位病因。
日常生活中,为预防胆囊炎和胆管炎,建议维持健康饮食、避免高脂肪饮食、多饮水以促进胆汁流动,定期体检以监测胆囊和胆管的健康状态。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右上腹痛、高热、黄疸或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避免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