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会导致腹痛和腰酸,主要与炎症反应引发局部组织充血、神经受压及炎性分泌物积聚有关,需尽早确诊及治疗防止加重。
子宫内膜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分娩或流产术后感染等引起,也可能与宫腔手术操作、过度清洁阴道或使用未消毒器械有关。病变早期常表现为下腹疼痛、腰背酸胀,严重时会出现发热、白带增多或伴异味等症状,感染扩散可能涉及输卵管、卵巢,甚至引发盆腔感染。急性炎症一般较明显且迅速,慢性内膜炎可能症状较隐匿但反复不愈,容易影响生育能力。确诊通常需经妇科检查结合B超、白带常规或宫腔镜检查明确病因。
对于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通常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选择头孢曲松、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三类抗生素中的一种或联合使用,并规范用药疗程。若炎症较顽固或伴有宫腔内分泌物积聚,可能需通过宫腔冲洗清除分泌物并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者,治疗可能需更长时间,具体包括药物抗感染、物理治疗(如理疗或中频电疗以改善局部循环)及改善免疫力等措施。患者改善日常饮食对恢复有帮助,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材如深色绿叶蔬菜、鱼类等,加强身体营养帮助修复组织,同时避免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
在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妇科器械、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及过度清洁,用卫生可靠的方式保持阴道清洁卫生。在症状出现时及时就医诊治非常重要,切勿延误以免病情加重或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