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脓肿通常不是实性包块,而是包含脓液的囊性或混合性病变,其内部由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构成,多因感染引起,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盆腔脓肿多由女性生殖器官感染发展而来,如盆腔炎或输卵管卵巢炎。其形成原因通常包括病原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多见于分娩、流产后或性传播疾病中。脓肿本质并非完全实性,其影像学特征显示为囊性或混合性包块,边缘模糊,内部可能有分隔或液体镜面样结构。确诊需依赖B超、CT或MRI等影像检查,同时结合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异常等实验室数据。若延误处理,可能导致脓肿破裂、感染扩散或瘘道形成,威胁生命。
治疗上,轻中度患者可采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氨曲南等,必要时调整为广谱抗生素联合疗法。对抗生素疗效差或脓肿较大(>5cm)的患者,可采取超声或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引流,减少脓液积聚。若脓肿破裂或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脓肿,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手术或腹腔镜下脓肿切除。恢复期间,应注重提高免疫力,饮食宜清淡营养,如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高蛋白食物(如鸡蛋、豆腐、鱼肉)。
若出现下腹持续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女性平时注意私密部位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盆腔感染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