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外科 > 骨科

肌腱炎有什么后遗症

骨科编辑
3次浏览

关键词: #后遗症 #肌腱炎

肌腱炎可能导致功能受限、慢性疼痛以及关节的不稳定等后遗症,若不及时治疗,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为了避免长期后果,应尽早识别症状、明确病因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

1、功能受限

肌腱炎常引起受累部位活动受限,特别是涉及手腕、膝关节或肩膀的部位。肌腱炎未得到有效治疗时,局部肌腱组织可能纤维化甚至部分破坏,影响肢体的灵活性及力量。为改善功能受限,可采取以下措施:

物理治疗:如关节的牵拉与肌腱松解疗法,增强局部肌肉和肌腱的灵活性。

运动康复: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或普拉提)有助于促进肌腱恢复弹性和强度。

支具辅助:佩戴护具或支具,减少活动对患处的压力,避免进一步损伤。

2、慢性疼痛

炎症长期未消退可能引发慢性疼痛,特别是在重复使用患部后疼痛加剧。这种疼痛往往会发展为持续性不适,甚至影响睡眠质量。以下是改善的几个方法:

药物缓解: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凝胶)能缓解局部炎症与疼痛;口服药物如布洛芬或塞来昔布也可短期使用,但需遵医嘱。

局部注射:对于顽固性疼痛,注射类固醇可能缓解症状,但应限制次数,以免引发肌腱退化。

冷热敷交替:急性发作可用冷敷减轻炎症,慢性期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关节不稳定

肌腱负责固定关节并协调其运动,长期肌腱炎可能导致关节控制力下降,增加关节错位或损伤的风险。为防止关节不稳定,可尝试:

强化训练:针对弱化肌肉的力量训练(如弹力带阻力训练)可增强关节稳定性。

纠正动作模式:长期错误的姿势或重复性动作易造成肌腱负担,应通过康复教练指导优化站姿与日常动作模式。

手术修复:对于严重的肌腱损伤或断裂,可能需要手术缝合肌腱,并结合术后康复治疗。

肌腱炎的后遗症多数可通过早期治疗和康复训练加以预防或减轻。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