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脓肿通常不会自行消退,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严重并发症。尽早就医处理是关键。
皮下脓肿是由于细菌、真菌或异物进入皮肤下方后引发的局限性感染,导致脓液聚集。其表现通常包括局部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甚至可能出现波动感。虽然身体的免疫系统某些情况下可以试图控制感染,但由于脓液被包裹在囊腔内,外部药物及免疫反应难以完全清除病灶,这使得它很难自行痊愈。如果未进行治疗,脓肿可能破溃并形成瘘管,或导致感染扩散至深部组织甚至血液,引发败血症。
治疗上,局部小面积且症状轻微的脓肿可能会尝试保守治疗,如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引流,但这种方法效果有限。如果脓肿更大或持续恶化,常需进行切开引流,这是直接清除脓液的主要方法。局部麻醉下,医生会在脓肿处切开一个小口,引流出脓液,并可能放置引流条以避免复发。针对伴有系统性症状的患者,还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类、喹诺酮类或青霉素类药物;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综合的治疗方案。
为预防皮下脓肿,应避免皮肤损伤,保持局部清洁。如果出现毛囊炎、虫咬皮炎等轻症皮肤感染,应及时处理以免恶化,同时戒除挤压习惯。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西兰花或鱼类,提高免疫功能。如果发现局部持续红肿、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需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或产生长期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