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急救知识

骨折后皮肤发紫发硬怎么处理

急救知识编辑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皮肤

骨折后皮肤发紫发硬可能是由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导致,应尽早就医以明确情况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通常需要固定患处、进行冰敷、预防感染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或接受进一步治疗。

1、骨折后皮肤发紫发硬的原因

出现皮肤发紫是因为骨折引发的血管破裂导致皮下出血,形成淤血。皮肤发硬则可能与周围软组织受损、肿胀或血液循环受阻有关。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症状可能引发炎症,甚至影响骨折部位的愈合。另外,在少数情况下,发硬也可能预示着局部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1固定骨折部位

在发现骨折后,首先要通过夹板、绷带或其他方法临时固定患处,避免二次损伤。固定时保持受伤部位稳定,不随意挪动,以防止加重出血和肿胀。

2冰敷减轻肿胀和淤血

在受伤后48小时内,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2小时一次,可以有效减少局部血管扩张,缓解肿胀和淤血。但需注意冰敷时,要在冰袋与皮肤间隔一层布,以免导致冻伤。

3就医明确情况

皮肤发紫发硬可能预示着情况较重,例如血肿严重或伴随感染,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X光、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医生会根据需要采取清创、排除血肿或其他专业处理方法。

3、局部用药或消肿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药物帮助恢复,例如消炎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局部活血化瘀药膏等。若存在感染风险,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要严格遵从剂量和使用说明,避免自行加量或长期使用。

4、恢复期的照护

骨折后恢复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多补充高钙、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豆类,并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有助于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早期避免过度活动,待骨折稳定后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防止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

出现骨折后,皮肤发紫发硬通常表明需要及时医学关注,任何忽视或拖延都可能加重伤情。在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后,应尽快就医以避免并发症,同时通过饮食、休息和康复训练,促进受伤部位的逐步恢复。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