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五大危害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肠息肉切除本身是安全有效的,但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包括术后出血、穿孔、感染、疼痛、肠道功能紊乱等五方面,需要根据术后情况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后果。
1、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是肠息肉切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粪便带血或鲜红色血液的排出。原因可能与息肉基底部创面未完全愈合有关,尤其是较大息肉的切除。应在术后避免重体力活动,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软食,多饮水,有助于肠道修复。轻微出血一般不影响,但如果出血量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刻就医,采用止血药物或内镜下局部止血治疗。
2、肠道穿孔
肠穿孔是肠息肉手术的一项较为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切除较大或者扁平状的息肉时操作失误导致肠壁损伤。穿孔可能引发剧烈腹痛,伴随发热和腹胀,需要立刻就医。如果确诊为穿孔,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修补肠壁,有些轻微穿孔可通过观察与抗感染治疗自行愈合。
3、术后感染
手术创面未完全愈合时,细菌可能侵入导致局部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腹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在术后,可服用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感染较严重,需要及时复诊,排除脓肿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4、局部疼痛
手术后局部创面可能引起短期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通常多为轻中度。可通过休息缓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长期疼痛则可能提示切除区域的其他病变或并发症,应及时检查以明确原因。
5、肠道功能紊乱
肠息肉切除后,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肠道功能紊乱,例如腹泻、便秘、腹胀等。这通常是因为手术干扰了肠道正常功能,属于暂时性症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例如增加膳食纤维、饮水充足,缓解症状。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加重,应咨询
术后定期随访非常重要,有助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同时也预防息肉复发。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不要忽视,应尽快咨询医生处理,以降低可能的风险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