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和湿疹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疾患,荨麻疹以短时间内出现的红色风团样皮疹为特征,常伴随着瘙痒;而湿疹则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红斑、丘疹、渗液、结痂等多形性皮损。两者在病因、症状、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根据具体表现作出区分和治疗。
1、病因区别:
荨麻疹多与过敏有关,常因食物如海鲜、坚果、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环境如花粉、冷风、热刺激或感染如细菌、病毒引起。湿疹则多由复杂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包括遗传敏感性、免疫异常、过强的皮肤反应性,以及外部刺激如化学物质、物理摩擦或皮肤屏障缺陷。
2、症状表现:
荨麻疹的典型症状是皮肤突然出现风团,红肿,感觉瘙痒剧烈,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有的甚至仅持续几小时。湿疹则以多形性皮损为主要特征,初起表现为红斑、丘疱疹,可能发生糜烂、流水,反复发作还会导致皮肤肥厚、苔藓化,其瘙痒感通常更为持久且难以缓解。
3、治疗措施:
荨麻疹的治疗以消除过敏原和缓解症状为主:1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2对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3避免接触明确的过敏源,如某些食物或药物。湿疹的治疗需注重皮肤屏障的修复和慢性炎症的控制:1可使用外用药膏,如弱效类固醇软膏如地奈德霜或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2保持皮肤滋润,定期涂抹保湿霜缓解干燥;3严重时需口服抗过敏药或免疫调节剂。
荨麻疹与湿疹虽然同样会引起皮肤瘙痒感,但二者在病因、表现和治疗上有明显区别,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准确识别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如果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