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胆源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是胆道系统的疾病引起胰腺炎症,常见原因包括胆结石、胆管狭窄、极少数情况下还可能与寄生虫感染相关。要预防和处理胆源性胰腺炎,需针对根本病因进行诊断与治疗。
1、胆结石:胆结石是导致胆源性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胆结石阻塞胆总管或由胆总管进入壶腹部时,可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进而引发胰腺的自身消化性炎症。此时患者通常出现急性腹痛,伴随恶心、呕吐甚至发热。
解决方法:
药物溶石疗法:如口服熊去氧胆酸,可帮助减少胆结石体积,但效果较慢,适用于小结石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伴胆囊炎的患者,切除胆囊可以降低胆源性胰腺炎的风险。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用于移除胆总管内的结石并缓解阻塞。
2、胆管狭窄:胆管先天性狭窄或后天受到炎症、肿瘤压迫,同样会导致胆汁和胰液的分泌受阻,从而影响胰腺正常功能,引起胆源性胰腺炎。
解决方法:
球囊扩张术:通过内镜进行胆管扩张,可缓解胆管狭窄导致的阻塞问题。
支架置入术: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植入支架保持胆管通畅,减少复发风险。
手术治疗:严重狭窄或持续性阻塞可能需要手术切开胆管。
3、寄生虫感染:某些情况下,寄生虫如肝吸虫进入胆道或胰管,造成局部阻塞或炎症刺激,可能引发胆源性胰腺炎。
解决方法:
驱虫治疗:服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
胆道清理:通过内镜或手术完全清除胆道中的寄生虫及其阻塞的物质。
预防措施:避免摄入被寄生虫污染的淡水鱼和虾,做好饮食卫生。
胆源性胰腺炎的防治需及时控制病因并规范治疗。对于任何不明原因的急性腹部疼痛,应尽早就医并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保护患者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