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血液内科

败血症的症状和临床表现

血液内科编辑
0次浏览

关键词: #败血症 #症状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若出现高热、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诊治,以避免危及生命。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感染症状及器官功能损害,应及早识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1、全身感染表现

败血症常以高热38℃以上或体温过低36℃以下为典型症状,伴随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尤其是休克状态时会有明显表现。这些症状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急性免疫反应,因感染扩散全身导致严重发炎。

2、器官功能异常

败血症可能影响多个器官,如皮肤苍白、发紫,提示组织缺氧;尿量减少或无尿,警惕肾功能恶化。若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等。神经系统受累时,患者可能表现为头痛、谵妄甚至意识丧失。这些表现需要临床检验指标的支持,如白细胞严重升高或降低、血乳酸升高等。

3、局部感染来源

败血症常由感染扩散引起,例如肺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或术后切口感染等。这些感染一般会有局部症状,例如咳嗽、尿痛或明显伤口红肿,但如果处理不及时,病原体会扩散至全身,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面对败血症的高风险特性,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尤为关键。一旦高热且伴随着严重乏力、尿量减少等症状或任何感染的恶化迹象,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对症治疗。治疗通常包括感染源控制如手术引流、抗生素治疗如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头孢曲松以及支持疗法如补液维持循环功能,针对感染来源明确用药可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源暴露,如佩戴防护口罩、关注食品安全等,这是预防败血症的重要环节。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