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是怎么得的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小儿疝气的发生通常与遗传、体质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并根据病因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
1、遗传因素的影响
小儿疝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尤其是如果父母有腹壁结构较弱的问题,孩子出现疝气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腹壁先天发育不完善,导致腹腔压力稍有增加便容易形成疝气。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定期观察孩子腹股沟或脐部是否有异常隆起,若发现问题尽早就医检查。
2、生理因素:腹壁发育不足
腹壁发育不足是导致疝气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新生儿,他们的腹壁肌肉和组织较弱,未能很好地闭合,造成腹腔内脏如肠管通过缺口突出,形成疝气。家长要注意孩子腹股沟两侧是否有柔软的包块,特别是在哭闹或用力时更为明显。
3、环境因素:腹压升高的诱因
咳嗽、便秘、大哭等活动都会导致腹腔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疝气。这是因为压力增加时,身体的薄弱点更易被腹内脏器“挤出”。家长可以避免让孩子长时间大声哭闹,鼓励孩子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以缓解便秘,同时在孩子有慢性咳嗽时尽快治疗,从而减少相关诱因的发生。
4、并发症的风险及疝气的治疗方式
如果疝气得不到治疗,可能发生嵌顿疝甚至绞窄疝,这种情况下肠道血供受阻,容易导致组织坏死。一般情况下,小儿疝气的治疗方式包括:
保守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小、症状较轻的患儿,使用手动还纳方式将突出部分推回原位,同时佩戴疝气带以加强支撑。
微创手术:如腹腔镜疝修补术,适用于明显疝气或症状频发的情况,手术切口小、恢复快。
开放式手术:更适合存在复杂疝或嵌顿疝的患儿,通过外科手术修补腹壁缺损。
家长日常可让孩子进行适当户外锻炼,增强腹部肌肉力量,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当发现孩子出现典型疝气症状时,要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小儿疝气虽然常见,但并非不可控制。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加强观察,注意诱发因素,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合适的防治手段,能够有效减少对孩子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