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外科

什么是酸烧伤?酸烧伤怎么处理

外科编辑
0次浏览

关键词: #烧伤

烧伤是一种由强酸性物质接触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化学性损伤,处理的核心是迅速中和酸性物质并减少进一步损伤。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立即冲洗受伤部位、迅速脱去污染衣物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一步治疗。

1、酸烧伤的成因与表现

酸烧伤通常由硫酸、硝酸或盐酸等强酸性化学品接触皮肤或眼部引发,易出现在工业操作、实验室作业或生活意外中。酸性物质接触皮肤后,会导致组织脱水、蛋白质变性,形成干燥的焦痂,且酸本身可能深入组织内部;症状包括皮肤灼痛、红肿或产生类似焦炭样的斑块。若酸溶液与眼睛接触,可引发剧烈疼痛、结膜充血甚至失明。

2、酸烧伤的急救处理

立即处理对减少损害至关重要:

立即冲洗: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20分钟,尽可能去除酸性物质。确保水流不扩散到健康部位,避免冷热水刺激。

脱去污染衣物:迅速移除被酸污染的衣物和饰品,避免接触未受伤皮肤,但避免过度摩擦伤口。

中和酸性物质:在紧急条件下,可以使用稀释的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溶液轻度中和酸液,但需避免长期使用或过度。绝不可用酸碱混合反应引起热量伤害。

3、专业治疗建议

在完成初步处理后,需视伤口情况决定是否就医:

轻微烧伤: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红霉素软膏涂抹覆盖伤口,并保持干净无菌,每日更换敷料。

中度烧伤:如出现疼痛难忍或焦痂面积较大,可使用缓解疼痛的镇痛药物如布洛芬。伤者一般需要就医处理,可能需切除焦痂促进愈合。

重度烧伤:包括深层组织坏死、感染或功能丧失者,需立即送医。医生可能实施手术去创、植皮,或提供抗生素治疗感染。

4、预防与后续护理

避免在作业中发生酸烧伤需加强防护,比如:

佩戴防护设备:穿戴耐化学物质的手套、防酸围裙、护目镜,必要时使用防毒面具等。

规范操作:减少酸液溅洒可能,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

对于已经烧伤的皮肤愈合后阶段,应避免过度暴晒以减少伤痕扩大,并及时使用瘢痕软化药物促进皮肤修复。

酸烧伤处理切忌延误,应迅速冲洗并移除污染源。如伤势较重或皮肤损伤面积较大,需尽早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和功能损害。关注作业防护是预防酸烧伤的关键。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