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固定原则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关键词: #脊柱
关键词: #脊柱
脊柱损伤固定的核心原则是保护脊柱稳定性、预防进一步损伤和减少并发症,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是抢救和治疗的关键,可通过急救固定、外部支具和手术内固定等多种方式实施。根据损伤严重程度选择对应方案尤为重要。
1、急救固定的重要性
脊柱损伤在急救阶段,任何移动都可能加重脊髓受损,因此现场固定是首要步骤。常用方法包括使用硬板担架搬运患者和颈托固定颈椎。在搬运过程中,要保证头、颈、躯干保持中立位,避免旋转和弯曲。专业医疗人员需仔细检查患者意识和神经功能,判断是否存在脊柱损伤可能性。
2、外部支具的应用
轻中度脊柱损伤者常使用支具固定以限制脊柱活动,并为骨骼愈合创造条件。颈部损伤可使用硬质颈托或环枕支具,有助于保持颈椎中立位。胸椎及腰椎损伤可选择胸腰支具或石膏护具,起到外部支撑作用。支具佩戴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皮肤护理,以防止压疮。
3、手术内固定的方法
对于严重脊柱损伤,内固定手术常是最佳选择。手术目标是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稳定。常见内固定手术包括椎弓根钉固定、椎体间融合术、钢丝牵引等。术后通常还需配合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以恢复功能并减少后遗症。
脊柱损伤固定关乎患者长期健康,务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案。固定后还需进行定期复查,观察康复进展,必要时调整治疗计划,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二次损伤或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