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原发性高血压首先推荐的常用药物是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根据个体情况还可以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噻嗪类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其选择需综合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及药物副作用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钙通道阻滞剂CCB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临床常用的有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CCB适用于老年患者或伴随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患者,其最大的优点是降压效果平稳,副作用如轻微头痛、踝部水肿较为常见,但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ARB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结合来发挥降压作用,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等。此类药物降压效果持久且副作用较少,对伴有肾功能轻度受损或糖尿病的患者尤为适用。不过,服用ARB需定期监测血钾与肾功能。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药物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作用机制类似ARB,但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生成来辅助降压,适用于合并心功能不全或糖尿病的患者,能有效保护心脏与肾脏功能。需注意,其常见不良反应是干咳,若出现无法忍受的咳嗽可改用ARB。

4、噻嗪类利尿剂

低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通过增加钠排泄、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适合伴有钙缺乏骨质疏松、高盐饮食习惯的人群。需要注意长时间服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及血糖升高,需定期复查电解质。

5、β受体阻滞剂

对于伴随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或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阿替洛尔是一种有效选择。此类药物通过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荷达到降压效果,但并不常作为单一用药,尤其对年轻患者需谨慎使用。

高血压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单靠药物难以完全控制,需要与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例如坚持减少盐分摄入、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行为。建议用药前做好全面检查,并遵从医生的个体化指导,定期监测血压及药物效果,确保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